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移”最初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自动的潜意识的利用过程。心理语言学家利用这一术语,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这一现象。外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在语言的习得中起无意识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目的语的习得起阻碍作用。母语迁移一直是外语学习中引起争议的问题,而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更是让中国英语教师和学生感到很棘手的问题。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者存在普遍的写作能力,当二语写作者的二语水平达到某一程度后,普遍写作能力顺利迁移,二语写作质量和一语写作质量正相关。作者通过研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找到了母语对大学英语写作的一些具体影响及原因,相信会对促进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英语写作具有实际意义。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在课内外作业中的表现来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与母语思维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写作中所犯错误的各自特点,以定量研究为主,以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力图从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这两个角度探讨母语思维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论文中的分析、实例和证据来自对学生课堂讨论以及家庭作业的观测和分析。首先,文章从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迁移进行了分析。根据对学生作业和访谈的分析,作者发现:1.母语迁移存在于语言学习的各个层面。2.由于不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多数学生并没有在文章开始的时候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写作中犯错最多的地方。但经过解释之后,学生在写作中很快就会得以纠正。3.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文章中过多的使用了汉语句型;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句型构成的区别。4.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距在句法迁移和语用迁移这两个方面,从数据可以看出英语掌握得好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犯错较少。通过分析学生习作以及和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作者发现在写作过程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运用母语来思考,特别是选词和框架结构的安排。最后,作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负迁移以促进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对策,包括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文化信息输入。(2)鼓励学生用目的语思维。(3)就英汉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加深教师和学生对负迁移的认识和理解,正面克服负迁移。(4)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工具(比如英英字典等)。(5)采用合理的批改作文的方法。
其他文献
知识是人类理性思维不断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推理:必然性的推理和或然性的推理。在前一种推理中,数学和形式逻辑起主要作用。而后一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32例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将其
<正>一是将矛盾隐患与"民主议事日"对接。利用每月5日的村民主议事日,安排一位村镇干部配合村调委会,集中受理和解决村民代表反映的涉访矛盾和问题,对不能当场解决的由镇人民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平台,并在茂名地区手足口病的检测中进行应用研究。方法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推荐的检测方案建立手足口病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四川洪雅林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洪雅县境内,植被丰富多样,气候特征垂直分布明显,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是研究地带性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理想区域。因此,本研究利用洪雅林场森林资源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绿色TOD单元的内涵,总结提出绿色TOD单元所具备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多元混合用地功能、便捷换乘的接驳系统以及步行友好的空间环境四个空间特征,并以深圳国际
近年来,资金运营困境这一痼疾始终困扰着我国国企的健康发展,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人们在殷切盼望国企早日走出困境的同时,都在认真思考国企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走出困境的对
摘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里女生人数不断增多,尤其在文科类院校,女大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远远超过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男大学生,对这个特殊
民法既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强调一切民事活动均应遵守公序良俗。两个原则相辅相成,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我国《民法总则》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
报纸
媒体融合转型是传媒生态格局巨变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进行深度融合,从“相加”到“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