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以其高效、高能量密度、低排放和燃料储运及补充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适应未来能源和环境要求的理想动力源之一。DMFC被认为最适宜作可移动动力电源和便携式电源,如电动车电源和手机电池。目前,DMFC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透过率高,即膜的阻醇性能较差;二是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低。本论文在新型阻醇导电膜材料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杂多酸是已知常温下质子导电率最高的无机酸,被认为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新型固体电解质膜中。但顾虑到杂多酸的可溶性,人们的有关研究只限于针对氢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我们则首先考虑了其用于直接液体甲醇燃料电池的可能性。利用聚合物上官能团与杂多酸的相互作用,成功制备了可在甲醇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三类新型无机-有机质子导电复合膜:杂多酸掺杂聚乙烯醇复合膜(HPAs/PVA)、磷钨酸掺杂磺化聚醚醚酮(PWA/SPEEK)复合膜和磷钨酸掺杂磺化酚酞型聚醚砜(PWA/SPES-C)复合膜。研究了杂多酸的种类、杂多酸的掺杂量、工作温度等因素对这些无机-有机复合膜的机械、导电及阻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杂多酸的掺入,可很好改善复合膜的导电性能,使其导电性能在高温下优于Nafion? 115膜;且复合膜的甲醇透过系数均在10-7cm2/s,比Nafion? 115膜低一个数量级,具有良好的阻醇性能。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SPEEK和SPES-C膜,并首次考察了这二类新型膜用于DMFC的可行性。实验结果发现,磺化度为46.71%的SPEEK膜和磺化度为70.21%的SPES-C膜在高温下的电导率在10-2S/cm,与Nafion? 115膜电导率相当;且膜的甲醇透过系数(10-7cm2/s)比Nafion? 115膜低一个数量级,具有良好的阻醇性能。80℃下,以磺化度为46.71%的SPEEK膜为电解质组装的DMFC的最大功率密度为57.5mW/cm2,优于Nafion? 115膜(49mW/cm2)。首次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SPEEK膜的电导率、甲醇透过系数和电池性能影响。发现残留DMF将与SPEEK中-SO3H基团相互作用,降低SPEEK膜的质子化程度,进而影响膜的导电及阻醇性能。为了解决DMFC阳极催化剂成本高、易中毒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DMFC采用碱性电解质工作的设想,并对新型阴离子交换膜进行前期研究。通过氯甲基化、胺化、水解等反应,制得了OH型季胺化酚酞型聚醚砜阴离子交换膜。室温下,膜在NaOH水溶液中的离子电导率为10-4S/cm。膜的甲醇透过系数在10-8cm2/s,具有较好的阻醇性能。
其他文献
陈仓血社火已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转变本身就意味着血社火的衰落。究其原因,这是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变迁带来的必然结果。但血社火在不断衰落的同时,发展出了一种"活
纵观西方德育研究发展史,道德教育理论可谓百花齐放,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研究大多集中在思辨范围之内,考虑德育理论的“应然”多于“实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未能给学校
主要介绍了由甲基咪唑为初始原料合成1-甲基-3-丁基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1-甲基-3-丁基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合成适宜条件为:反应
为了客观评价产品设计造型中人的感性情感带来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因素.文中结合产品造型设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具体特征,提出了感性工学与FAHP相融合的评价方法.通过感性工学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由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巨量的建筑垃圾除处理费用相当惊人外,且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害也很多。因此,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
邪教内容作为一种在较长历史时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时刻侵害着公民权利,危害着社会稳定。本文正是基于防范“邪教组织”犯罪,并力求将其危害囿于尽可能小的范围之中的思考,进行构
迪信通公司是我国手机零售业当中为数不多的全国性连锁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了中国手机零售业的领头羊。 今年,中国移动通信流通领域的动荡达到前所未有的激
本文简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就虚拟现实技术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作了详细论述.提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改革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是解决当前
我国地衣资源含量丰富,松萝资源含量大,且均为野生,药用价值极高。松萝药用全草,能清热解毒、止血、止咳化痰、清肝。治疗头痛、目赤、咳嗽痰多、疟疾、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等
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75%;乳腺叶状囊肉瘤(cystosarcoma phyllodes,CP),又称叶状肿瘤,属罕见病,占所有乳腺肿瘤的1%左右。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