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南麂列岛海域鱼类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了研究,文中所用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9月(夏季)在南麂列岛海域进行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本次在南麂列岛海域的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渔获物,共鉴定出有鱼类102种,其中隶属于软骨鱼纲的鱼类有5种,隶属于硬骨鱼纲的鱼类有97种,分别占鱼类总种类数的4.90%和95.1%。在硬骨鱼纲的鱼类中,以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为最多(51种),其次是鲱形目(Clupeitormes)(9种)。不同季节鱼类种数为:春季(58种)>冬季(55种)>秋季(51种)>夏季(42种)。四个季节共有种为19种。从鱼类的生态习性来看,可将其分为暖水性鱼类与暖温性鱼类两大生态类群,并且以暖水性鱼类占优势。通过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可知。该海域没有全年优势种,也没有三个季度均是优势种的鱼类,两个季节均为优势种的鱼类有3种,单个季节为优势种的鱼类有4种,并且不同季节间优势种更替显著。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均以夏季为最高,平均生物量以春季为最低,平均丰度以冬季为最低。(2)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分析可知,多样性指数(H′)以秋季为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四个季节相差不大,其中以秋季为最高,春季最低。而丰富度指数(D)四个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以夏季为最低。(3)根据NMDS二维标序分析可知,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二维标序图具有一定的解释意义。从CLUSTER树状图可以看出,秋季、冬季可以分为三个组群,夏季、春季可以分为两个组群。ANOSIM分析部分群落间差异不显著,也有部分群落间差异明显。SIMPER分析可知,各季节组内平均相似性皆比较低。季节间组间平均相异性夏季-秋季间较高,冬季-春季间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