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与工作的日益智能化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峻,老年人越来越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抛弃,无法顺利融入“互联网+”社会。老年人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为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所做的努力却由于各种原因不尽人意。因此,对老年人数字包容困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出合理化的化解路径,对“积极老龄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老年持续活动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息贫困理论和社会支持与排斥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和模型分析法,对老年人数字包容困境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发放调研问卷的方式,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STATA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由此得出老年人数字包容问题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第二,结合线上线下调研的方式收集老年人数字包容的相关数据,构建出老年人数字包容度评价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评价法测算出上海市的两个典型地区老年人数字包容度,并对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第三,基于实证分析和基于半结构访谈的案例分析,总结老年人数字包容困境现状和原因;第四,提出化解老年人数字包容困境的路径方法。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证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居住地、学历、是否焦虑、无线网及宽带接入状况、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等为显著影响因素;第二,实证研究发现包容困境包括信息资源供给困境、市场适老化产品不足困境、社会服务环境建设困境、家庭和代际反哺实现困境与老年人自身素养困境五个方面;第三,造成老年人数字包容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管理的缺陷、信息化发展提升空间有限、数字化软服务匮乏等。由此,本文从市场、家庭亲友以及老年人自身等方面提出化解路径,并从政府、市场、家庭和个体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