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增加投资、拉动内需、提高出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改善就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个体私营或者乡镇企业,据测算,他们解决了中国70%以上的就业,而整个工业资产结构中中小企业则占到了60%以上。然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却十分有限,绝大部分依赖于银行信贷。融资结构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的瓶颈。次贷危机又使得出口受阻、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小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生存挑战。因此,为使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窘境,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兼顾银行资产安全性和可盈利性,同时又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资源,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借鉴国外在探索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创新的先进经验,将零售模式下开展中小企业信贷的特点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针对中小企业零售信贷系统展开研究,对于促进国内银行创新开展中小企业授信新模式具有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和面临融资约束的现实困境,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银企两方面的原因,指出银行信贷成本的降低和信用风险的精确评价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突破口。第二部分进行了公司信贷模式和零售信贷模式优劣对比分析,介绍了国外零售信贷模式的先进经验,并对国内现有小企业信贷产品和模式做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则进一步分析零售模式下运用信用评分技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解决银行降低成本和风险量化难题。同时引入富国银行零售模式的成功案例,从实际出发印证理论假设。第四部分对零售模式信用评分做了实证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企业财务指标,加入企业非财务信息和企业主信息,通过逻辑回归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分模型和打分公式。第五部分从银企推广、数据库完善、中小企业贷款二级市场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零售信贷模式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无论从降低授信成本提高盈利水平,还是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安全性方面都有巨大的改进作用。而新模式在提高银行授信效率和降低授信成本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当然,新模式下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在国内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配套的支持政策也未到位,银企对新模式的认识仍有不足甚至存在偏见。但是,新模式的巨大优势和潜在的改善空间,理应得到政府和银行企业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政策改进和产品创新,必将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零售信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