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的识别和艺术分析为写作内容。大昭寺始建于吐蕃时期,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心主殿外围的转经廊外侧壁画全面地展示了《释迦牟尼百行传》(《本生经》)的108个故事内容,是西藏寺院壁画同类题材中保存相对完整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大昭寺转经廊壁画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所以本文的完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相对的难度。实地考察期间,作者拍摄了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几乎全部的内容,并对藏文题记进行了记录,文章的写作便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其中藏文题记另由专业人员协助翻译,同时参照引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戴作民先生的译著《白话<如意藤>——释迦百行传》,在此向作者表示感谢。文章第一章对大昭寺初建与历次修建的相关藏、汉文史料以及17世纪以后大昭寺壁画历次维修的相关史料记载进行整理,认为大昭寺转经廊现存佛本生题材壁画是在八世达赖喇嘛时期对转经廊扩建后形制的延续。文章又根据2006年8月作者实地考察时对转经廊外侧壁画保存所作现状记录作了简要的介绍。文章第二、三章是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的识别,是本文较为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花费精力最大的部分,文中所作图示详细的标示了转经廊外侧各个壁面的绘制内容,这一部分的工作填补了目前关于大昭寺壁画研究的空白。文章第二章为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的简单介绍。本章首先简要陈述了藏传佛教绘画风格流派,认为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属18世纪新勉唐画风,其次就各墙壁绘画内容作了简要介绍。文章第三章是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的详细介绍,按照北、东、南顺时针的顺序,详细介绍了108枝故事的具体内容和在相应壁面中的具体位置,并以图示的形式加以说明。北壁右转至东壁第三段墙面绘制了本生经第53至第108枝的内容,东壁第九段墙面右转至南壁绘制了本生经第1至第52枝的内容。文章第四章是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的艺术分析。第一节为壁画的形式特点分析:论述了壁画整体布局的“∧”型构图特征和整体色彩框架,壁画时空的表现方法,色彩的经营与绘画技法。第二节为转经廊外侧壁画装饰纹样分析,指出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装饰纹样的四种形态特征的表现,并总结了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装饰纹样的意义。第三节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人物造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节主要从壁画创作中对视觉的空间补偿、幻觉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的感性效应的体现来阐释大昭寺转经廊壁画的空间建构特征。第五节是对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艺术创作形态的分析,从传统绘画模式的约定、壁画创作的客观因素约定和壁画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的延展三个角度加以阐述。文章结语部分总结了大昭寺转经廊现存壁画的意义:1、转经廊壁画艺术与环境的融合性,2、转经廊壁画内容的包含性,3、其文化艺术价值、历史地位的不可替代性,4、转经廊壁画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多重性,5、综合的圆融性,即大昭寺壁画艺术职能的多样性:信徒教化、美化环境、宗教与民间艺术发展的平台、融合政权与世俗间的社会职能等。文章的完成得益于导师李魁正先生和众多前辈学者的悉心指导。
其他文献
基于UNIX Free BSD系统搭建的智能DNS应用平台由策略域名解析与源地址IP库两部分组成,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单线路单运营商地址对外提供业务服务时所带来的运营商之间互联互
芳香酚气相邻位深度催化烷基化法是生产2,6-二甲基苯酚及2,3,6-三甲基苯酚的主要生产方法之一。本论文以间甲酚、苯酚和甲醇为原料,对该类反应的反应机理、热力学、催化剂及
讨论了高强高密石墨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从原料选择和工艺强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超细石墨粉、生焦粉、中间相炭微球、“二次焦”、COPNA树脂等原料制备高强高密石
在各个企业单位中,都离不开文书档案管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新形势下,对于从事文书档案管理的文书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文书档案
提高炭石墨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是炭材料工业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炭石墨材料抗氧化机理评述了提高炭石墨材料抗氧化性能的途径和方法,并结合铝电解用炭阳极的过度氧化消耗实
目的分析治疗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T管引流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72例到我院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患
本文认为历史文化遗产地区保护的“区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处于城市密集地区当中、地位非常突出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它们的保护,“区域”的思维必须放大到整个城
本文论述了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构建等问题,主要阐明会计职业道德构建的主、客观统一,即会计职业道德的环境建设和主体建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从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重点阐述学校教育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校环境,特别是创新型校长的素质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教师作
<正>山西省中条山铜矿闻名中外。解放后大规模的普查勘探工作表明,中条山含铜变质地层的层序如表(中条山变质地层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