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山柰带芽根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及统计方法,确定植株再生的适宜的培养条件,并对组培植株移栽大田后的品质和挥发油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初步建立山柰快速繁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芽长1.0±0.2cm的根茎作为外植体较好;2月份采样污染率低,6月份采样芽成活率高;最好的灭菌方法是75%酒精处理30s,0.1%HgCl2处理10min,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为46.67%。
2、根茎诱导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萌芽率高达95.66%,芽生长良好,健壮。
3、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6-BA2.0mg/L+ NAA0.2mg/L+KT1.0mg/L为宜,增殖系数达4.4,芽健壮,浓绿,叶片肥厚。
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NAA1.0mg/L,平均生根数10.47条,根粗壮。
5、芽一步成苗试验中,影响成苗的主要因素是芽长,其次是蛋白胨。适宜山柰根茎一步成苗培养的较佳培养基是以1.5±0.2cm的带芽根茎为外植体,MS+NAA0.5mg/L+6-BA2.0mg/L+蛋白胨1.0g/L为培养基。
6、较理想的移栽程序是先将试管苗假植至河沙,然后再假植到塘泥,成活率达到100%,植株健壮。
7、组培苗移栽至大田10个月后,进行产量和品质分析。与常规栽培植株相比,组培植株单株根茎较重,根茎个数多,挥发油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