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整理的内容、方法及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述选题缘由、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第二章简述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概况及各种版本情况,同时讨论译经的语言性质,指出学界在引用译经语料时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第三章讨论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在词汇学、文字学及其在大型字书编纂中的价值。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富含新词新义、有助于揭示词义的由来;可为字书提供确切的释义;有利于厘清正、俗字的语境差异;在大型字书编纂中,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可纠《汉语大字典》不恰当的释义、补充义项、提供恰当例证等。第四章探讨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整理的内容。译经语料整理不仅应考虑其不同于传统文献的特殊性,更应结合微观、宏观两个层次。单篇译经语料的微观整理内容包括译经年代、译人、译经地点三个主要方面。译经语料的宏观整理内容包括校勘、注释等。第五、六、七章讨论译经语料整理的方法。第五章具体阐述译经语料鉴别的方法。译经语料可从文献学、语言学(语法、词汇、语音)、文化学等方面进行鉴别,并综合考证了《昙无德羯磨》的年代、《五阴譬喻经》的译人及《撰集百缘经》的翻译地点。第六章阐述译经中俗字的考辩方法。根据不同版本对“(?)”、“(?)”、“(?)”、“(?)”、“(?)”、“(?)”、“(?)”等俗字进行考辩;用演绎类推考辩了“(?)”、“(?)”、“(?)"、“(?)”、“(?)”等俗字;根据字、韵书,结合文义,比对版本及异出经等方法综合考辩了“(?)”、“(?)”、“(?)”、“(?)”、“(?)”、“(?)”、“(?)”、“(?)”等俗字。第七章是关于校勘学整理的方法。通语法、明语词、破假借、审文义可用来整理译经语料的句读;利用不同版本及同经异译等方法可纠正译经语料的脱、衍、错倒等讹误。第八章讨论译经语料整理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语料鉴别时应注意参照译经的选择、区别性语料的提取、考证方法的应用;语料注释应结合实际语言用例、兼顾译经语言的地域性、审慎对待孤证;校勘时应注意选择善本、通晓译经文体、注意文字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