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克服春雨烧伤膏在治疗烧、烫伤方面吸水性差,创面愈合缓慢,且易污染衣物,难以洗除,病人不乐于接受的缺点,将其改为一种新型外用制剂-凝胶剂。为控制本制剂的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1.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分别以盐酸小檗碱转移率、大黄素转移率、栀子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优选结果为:将黄连粉碎成10目大小的颗粒,加热提取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0倍、8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h、2h、2h;大黄组以85%乙醇为溶媒,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加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h、1.5h:栀子组浸泡0.5h,提取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倍、10倍、10倍,水煮时间分别为2h、1.5h、1.5h。2.分离纯化工艺:分别以盐酸小檗碱、栀子苷、大黄素的含量变化及浸膏得率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对比法对纯化工艺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为:黄连水提液在80℃时用400目滤布进行滤过;栀子组水煎液采用乙醇沉淀法,将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时,加乙醇至50%的浓度进行醇沉;大黄组醇提液用400目滤布进行滤过。3.浓缩工艺:分别以盐酸小檗碱、栀子苷、大黄素含量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对比法对浓缩工艺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为:水提液、醇提液分别浓缩,水提液常压浓缩,醇提液在温度不高于60℃减压浓缩。4.脂质体制备工艺:在确定选用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冰片脂质体的基础上,从成膜和水化两个方面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以磷脂量、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量、冰片与磷脂的比例量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优选,优选结果为:磷脂量5%(W/V),胆固醇:磷脂(1:5)、冰片:磷脂(1:6)。5.成型工艺研究:采用对比法对制剂辅料及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以浸膏(d=1.30-1.35,60℃)、冰片脂质体(冰片含量0.83%)、CMC-Na、甘油按4.3:24:3:5的比例,将甘油加入置CMC-Na的容器中,研匀,加入蒸馏水适量,静置过夜,充分溶胀后,再加入浸膏与冰片脂质体,再加水至50g,充分研磨混匀的成型工艺条件。结论:本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该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体外释放度实验初步证明,该制剂的制备工艺比其原制剂合理,为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新制剂提供了客观的系列试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