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黄土动力特性及其参数的试验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托地矿部岩土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着眼于对我国几个典型黄土地区(西安、兰州和太原)的黄土动力特性的对比分析,根据在不同湿度状态下动三轴试验所得的资料,较为系统地从动本构关系、动模量和动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对西安黄土还探讨了不同湿度、应力状态对阻尼比特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从实用出发探讨黄土的动、静力特性参数之间的联系以便用常规静力特性参数评估动力特性的可能性,对于上述三种典型的原状黄土又在不同湿度状态下进行了动三轴振陷资料与常规压缩、湿陷试验资料的分析。最后,以各地区黄土已有的动力特性试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基础,探索了同一地区内黄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动应力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经验关系。 本文的上述研究表明,在某一地区黄土动力特性研究中,重视干密度,尤其是含水量的变化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不同地区的黄土,除考虑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外,还必须考虑各地黄土不同结构性所构成的影响。在反映西安黄土、太原黄土和兰州黄土动、静力特性的几乎所有规律中莫不渗透着结构性的重大作用。因此,在黄土动、静力特性研究中引入结构性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提出的潜在湿陷率概念在反映同一地区黄土在其受荷变形过程中结构性的影响和不同地区黄土在其初始结构性差异的影响方面表明了一定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本文在仔细分析动三轴、静压缩和静湿陷等各类试验资料中得到,用静力湿陷系数予估动力振陷系数的思路在理论上与实用上并没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的主要精力应集中到进一步考虑结构性的影响上。它才是在较大范围内的黄土静、动力特性研究中,发掘其定性、定量特性及参数变化的关键。 本文由已有黄土动三轴试验成果的搜集与整理找到了黄土的破坏动应力和最大动模量与初始含水量、干密度、静应力状态和动应力等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可以接受的规律性。它不仅表明了统计分析途径的发展前景,而且为通过统计建立黄土动力特性参数的经验关系提出了应该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 本文对不同地区黄土动力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在大范围黄土动力特性研究中重视结构性的影响及用黄土潜在湿陷率这个概念反映黄土结构性的思路,建立了予估黄土破坏动应力与最大动模量的基本经验关系式。这些新的成果与见解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可以作为不同地区间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企业的运行与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作业,但在一定时间的使用之后,设备就会产生些许故障,从而影响工作或生产的效率,因此,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是我国钢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描述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和特征,通过RAROC模型,分析钢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情况,并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为企业发展
通过对江西省和湖南省百合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土壤中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1)鲜品百合上农药残留检出率为56.7%,共检出6种农药残留:腐霉利、甲霜灵、多菌灵、恶霜灵
自1998年房地产进行货币化改革到今天,房地产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确立了我国“住房私有化和自有化”的住房政策主基调。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产业整合能力的增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集聚,住房需求不断增加。现阶段,住房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购房价格持续上涨并继续走高,大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在城市购买房屋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依靠租赁房屋来解决居住的问题,住房租赁市场由此产生。我国的住
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到认知的发展历程。认知语言学将其深化为概念隐喻,认知诗学再次将其引入到文学批评当中,用于分析文本的内涵意义。隐喻的功能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更体
现代能源、运输、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重型机械制造业能提供优质大型锻件。这些大锻件是由钢锭开坯锻造而成。由于钢锭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偏析、疏松、缩孔及微裂纹等冶金
4结构体系4.1梁一座经典悬索桥的扭转刚度是从缆索体系的加劲梁获得的。桥梁的车辆专用车道是4~6条,跨径达1000m,浅箱梁通常具有适当的刚度,满足空气动力学稳定性一般要求。当跨径达到1000~2000m范围时
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在设备管理的应用,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地方便,科学高效,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使设备管理工作迈上了崭新的台阶,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介绍了长庆
本文根据不同实验条件,将体院20名乒乓球专业男女学生分为三组进行实验与研究,探方了乒乓球器材的不同对运动员球速的影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