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是政党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政党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由于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对政党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执政党来说,执政党意识形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不仅是维护其执政合法性基础、巩固其执政地位最持久的因素,而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增强国家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稳定统一。当前,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新形势下,研究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问题,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将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作为分析的重点,力图从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为政党执政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主要运用唯物主义、比较分析、史论结合、多学科综合等方法,意欲实现研究对象、概念、观点、方法上的创新。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从政党功能的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重要意义,指出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实施社会整合的基本手段。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基本内涵和生成逻辑,认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是社会民众对掌握国家政权、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所奉行的一套关于政治主张、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观念体系的认可、支持和赞同,利益认同——政绩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构成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生成逻辑,从而提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考察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了当前由于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改革进程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等使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在利益、政绩、制度、价值认同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第四部分对新形势下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应该根据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生成逻辑,突出重点,通过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巩固党的意识形态的政绩认同、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制度认同、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全面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