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卫生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医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医疗主力,改造中医便成为促进根据地医疗卫生发展的重大举措。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对于中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理论和中西医结合这两方面,鲜有文章对如何改造中医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论述。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丰富根据地社会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为研究范围,以根据地的中医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料作为基础,对如何改造中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引言简述了本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创新点。接下来就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在第二章介绍了1946-1949年太行革命根据地中医改造的背景,包括当时根据地中医的概况以及对于根据地中医进行改造的原因。其次,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根据地中医改造的措施,分为五个方面。第一,设立医疗合作组织机构,通过成立医学研究会与医药合作社等民间医疗组织机构,将中西医有效结合,使分散行医的个体中医走向“集体化”;第二,学习西医科学的医疗思想,通过学习西医病理学,并借鉴西医在救治时所采用的“消毒”措施,从而使中医逐步树立起科学的医疗理念;第三,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医疗规章制度如会议汇报和看病登记制度,来加强对中医看病诊治的管理;第四,通过鉴定审查、培养学徒等措施,来增强根据地医疗队伍的防治能力;第五,主要提出了中医所关心的“地位、收入、支差”问题的解决办法。然后,第四章主要说明了1946-1949年太行革命根据地中医改造的成效,以及在对此次中医改造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第五章主要论述了1946-1949年太行革命根据地中医改造的历史作用,以及简短的结语。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1946-1949年太行革命根据地中医改造的问题,深刻地体现了太行革命根据地中西医的对抗合作,也鲜活地呈现出医生与群众、行署与医生、行署与群众的紧密互动,从而再现了改造中医过程中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和社会状况。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促进了当时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为当今中医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