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兔眼及鼠眼应用ET-1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评价此种方法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重复性。
方法:1.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ET-1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选择健康成年的新西兰白兔30只,同一只兔左眼作为实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方法,实验组眼内注射10-5MET-1100μ1,对照组眼内注射相应赋形剂。术前进行裂隙灯、眼底镜、眼压、OCT、FFA、ERG等眼部检查,术后每日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并于第3日,7日和第14日行眼压、OCT、FFA、ERG等检查,并于这3个观察点分批处死白兔,取眼球进行视网膜光镜和透射电镜摄片观察,取视网膜进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了解视网膜氧化应激情况的变化。2.兔眼玻璃体腔内植入渗透压泵缓释ET-1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选择健康成年的新西兰白兔24只,同一只兔左眼作为实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氯氨酮麻醉下,将渗透压泵植入眼外眦部皮下间隙,泵导管(约15mm长)远端置于玻璃体腔,实验组用10-5MET-1100μl,对照组用相应赋形剂。术前及术后检查同第一部分。3.鼠眼玻璃体腔内注射ET-1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选择健康成年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方法,实验组眼内注射10-5MET-110μl,对照组眼内注射相应赋形剂。
结论: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ET-1可诱导视网膜缺血的发生,发生缺血的机理主要是视网膜血管收缩所致,同眼内压无相关关系;渗透泵玻璃体腔内释放ET-1同样可以诱导视网膜缺血的产生,与玻璃体腔内注射相比而且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在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ET-同样能诱导视网膜缺血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