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伊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档次不断上升,同时对所生存的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倡导“绿色”生活的今天,化学也在推崇“绿色”,“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其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的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此在化学反应的始终都能够做到无污染零排放。绿色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活理念。中学是形成个人初级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中学化学教育在这个关键期要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这不仅能够培养中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而且对于助推我国改善环境、促进我国公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升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由于绿色化学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化学教育下的中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情况还有待调研。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Y市的三所中学进行调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现状,并发现了影响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原因,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对绿色化学知识的了解较少。(2)学习绿色化学的渠道单一。(3)实验操作机会有限,通过实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不能够很好地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教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不同教师对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2)教师的经验限制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3)教学条件有限,影响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为了积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对策。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尽管许多学者都提出过一些绿色化学教育的建议,但是并没有对教材进行详细分析,也没有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绿色化学知识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因此本文在研究对策时充分总结了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知识,并联系实际情况总结出了详细的教学建议。最终得出对策结论:(1)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性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在备课过程中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加强自身对绿色化学的了解,抓住教材并合理使用教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课后充分利用习题渗透绿色化学理念;(2)在化学实验中(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设计以及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等多个方面渗透绿色化学理念;(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化学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绿色化学;(4)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绿色化学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们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绿色化学倡导的节约,无污染等,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电,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绿色出行等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脾胃不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奥美拉唑,20mg/次,
标题配合物[Sm(L)3(Phen)H2O]2(HL=1H-苯并三唑-1-乙酸;Phen=1,10-邻菲啰啉)是由SmCl3.6H2O、1H-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经水热反应得到。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对痰阻气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0例门诊或住院的痰阻气逆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
在我眼中,“问题生”的智力不比别人差,他们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也不比别人差。那么,他们究竟差在哪儿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问题生”主要差在心理状态上,换句
本文以法国精神分析学者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性别理论以及美国拉康派精神分析批评者Ed·普吕斯对自由的界定为理论依据,对易卜生后期戏剧中三部作品的自由问题进行探讨。这三部作品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分别是《罗斯莫庄》中的吕贝克·维斯特、《海上夫人》中的艾莉达·房格尔和《海达·高布乐》中的海达·高布乐,她们试图突破父法秩序,在不可能的欲望中追求自由的可能;她们欲望的表达方式、对自由的追求方式各不相同。吕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