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当代中国政法委制度变迁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背景下,政法委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涉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等多个方面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然而,现有研究基于现代法治理论的解释框架,以理解衍生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之上的政法委制度,往往将政法委制度视为阻碍依法治国的制度性因素。之所以这样,在于现有研究忽略了政法委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动态互动,进而导致研究结论受到理论预设的影响。为了更加客观地观察政法委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研究试图借助更偏重分析性的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研究工具,聚焦“过去七十余年政法委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因素催生了这些变化?这些因素又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政法委制度的变迁路径?”等问题,重新梳理政法委制度七十余年的演化历程。本研究采取制度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一方面从纵向上梳理政法委制度七十余年的演化历程,厘清政法委制度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从横向上总结政法委制度在制度结构、外部环境以及行动者等截面所发生的变迁,并分析影响政法委制度变迁路径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探讨政法委制度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合理定位。研究发现:过去七十余年,作为“党管政法”的核心行动者,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政法委制度领导和掌握专政力量,以发挥其在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一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中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主动根据形势变化和自身需要不断调整“党管政法”的制度结构,这实际上是一种政党适应性。在这一逻辑下,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管政法”的制度选择,其有效性考量远远高于正当性考量。结合强调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的时代背景,政法委制度要更好地提高“党管政法”成效,彰显“党管政法”的政治优势,必须提高政法委制度的制度效能,并降低期制度成本。
其他文献
中共十九大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解决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平衡问题正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正是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提供更完善的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随着我
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课堂活动设计为例,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以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按照由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实践的认识顺序设计问题,让学生形成从地理视角观察生活、用地理知识分析现象、用地理工具探究结果、用地理原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与习惯,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正>《黑鸟》的作者用尽心思编织了一个精致、曲折的故事,合理的情节几乎找不出任何破绽,环环相扣,一路循着线索,破解着谜团,颇有兴味。小说的精彩之处还不仅如此,人物内心的焦灼状态使得小说情节丰满起来,笔触探微到心理空间中隐密的场域,恐惧、焦虑、内疚、愤恨、欲望等支配着人物傀儡
期刊
[目的/意义]人们对危机决策中科学研究的使用情况知之甚少,关注危机决策中科学研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公共危机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公共危机事件做出有效和高效的应对。[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观察的方式,梳理了危机决策中科学研究的使用状况,采用RAPID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研究使用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危机决策中存在“研究-政策”缺口,具体表现为研究证据薄弱和科学研究使用有限。本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保留与切除钩椎关节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8-03采取ACDF治疗的4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6例在术中采取保留钩椎关节椎间撑开减压治疗(保留钩椎组),17例在术中采取部分切除钩椎关节减压治疗(切除钩椎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结果 43例均获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我国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其中科学素养是新世纪人才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欧盟HIPST计划目标凸显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目标相契合,主要表现为地理学特性、地理思想史素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本文尝试提出了HIPST计划指导下地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渗透地理学思想史,构建核心知识内核;凝练地理科学哲学和社会学,整合核心知识;创设多元情境,
【目的】为探明土壤盐碱化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盐碱化条件下氮素的矿化和硝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土壤盐分、养分含量的关系,为盐碱化土壤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随机采集了30个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稻田土壤(0—20 cm)样品,根据盐碱化程度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划分为轻度(含盐量0.1%~0.3%,碱化度5%~15%)、中度(含盐量0.3%~0.5%,碱化度15%~30%)和重度(含
长期以来,学界十分关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全面了解河南省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现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并在VAR模型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河南省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双向作用机制和贡献程度。最后,就如何快速提升河南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平稳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今天的地理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需要,地理不再是一门只需要背诵就能够学好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个人的教学思维,用有趣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高考地理成绩。
为研究氮沉降对土壤酶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青海湖东岸开展野外控制试验,设计4个施氮水平0 g·m-2,2 g·m-2,5 g·m-2和10 g·m-2(分别为N0,N2,N5和N10),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pH值和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硝态氮在浅层土中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铵态氮在10 g·m-2浅层土中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有机碳含量在2 g·m-2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