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区域投资环境变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因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被确立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珠三角灵活运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也留下了“后遗症”,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与低效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紧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粗放型生产严重污染环境等等,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招工难、企业倒闭、外资流向长三角等现象显现。区域投资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区域未来发展有着指示作用,因此,此时对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首先对投资环境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通过剖析不同阶段研究的重点以及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现有的成果以投资环境的静态评价为主,而忽略了投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特性。因此,本研究确定以珠三角区域的投资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线,对其展开研究。   对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动态变化的研究,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次是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数据及事件的研究对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变化进行剖析,第二层次是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企业调研及个案研究阐释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在第一层次的分析中,本研究主要从优势区位、政策法律、直接生产成本、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五个方面来分析。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在优势区位方面,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在不断的弱化;在政策法律方面,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惠政策相继减少,而更倾向于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在直接生产成本方面,不管是土地、劳动力、原材料还是水电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速公路收费站过多、收费过高的问题;在产业配套环境方面,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不足。第二层次主要是通过对珠三角56家企业的调研,从企业角度出发分析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的变化。同时,选取东莞中联定型有限公司和珠海银通交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劳动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类企业的代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再次证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老路已难以为继,部分企业应通过产业升级来实现继续发展。同时,应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完善企业配套环境;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培育消费市场;加快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产业升级。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取我国热带地区高尔夫球场的典型代表——海口市三所经营年度不同、草坪养护方式不同的高尔夫球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带地区——海口三所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方式过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趋势使得区域竞争处于激烈的氛围之中,给区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挑战。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以及区域将参与到全球
2014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五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该报告认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而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