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里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传统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食物及饮食风俗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甚至有些已经消失殆尽。经济发展能够实现食物的充足供应,也能够带来饮食的多样性,但是经济发展也可能造成传统饮食文化的流失,这需要文化研究者深刻挖掘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本文以福建省南靖县下辖的璞山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并参考历史文献资料,竭尽所能记录璞山人的传统饮食情况,以期为闽南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案例,为传统文化的抢救略尽绵薄之力。 全文共分为八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本文选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田野点简介、简要回顾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第二章记录总结了璞山村的日常饮食的特点。第三章重点描写了璞山村的人生礼仪食俗,分析了各个人生礼仪中的食物所蕴含不同的文化意义。第四章介绍了璞山村传统节令食俗。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璞山村的宗教食物和仪式中的食物,在宗教食物中,描述了村民对天公和公王的相关祭拜,他们是璞山人平日最常祭拜的两个神灵,在璞山人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六章列举了几个特殊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中出现的食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符号意义。第七章着力介绍了璞山村孕妇及产妇的饮食及相关饮食禁忌,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反映出璞山人传统的饮食观与现代科学饮食理念的冲突与融合,也是当地饮食文化发生变迁的一个体现。第八章结语部分,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扼要总结了此次调查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