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主力军之一,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已经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虽然文献报道的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达到了10.6%,但是这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为了能使聚合物具有更匹配可见光区域的光谱吸收,较低的HOMO能级,以及较高的空穴迁移率,最终达到提高PCE的目的,我们设计并且合成了一系列基于PyT(吡啶并噻二唑)的聚合物,同时,为了对比,我们还合成了具有类似结构的基于BT(苯并噻二唑)的聚合物,并利用红外、质谱及核磁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我们还测试了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谱图等,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其光电性质、电化学性质。1、以含烷氧基的苯并二噻吩(BDT)和含噻吩烷基的苯并二噻吩(BDTT)作为推电子结构单元,通过乙烯双键将二噻吩并吡啶并噻二唑(DTPyT)拉电子结构单元引入侧链,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侧链型聚合物PBDT-T-DTPyT和PBDTT-T-DTPyT。同时,为了探讨吡啶并噻二唑(PyT)单元在主、侧链不同位置对聚合物光伏性能的影响,我们还合成了一种DTPyT拉电子结构单元在主链的聚合物PBDT-DTPyT。三种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链型聚合物PBDT-DTPyT比相应的侧链型聚合物PBDT-T-DTPyT和PBDTT-T-DTPyT的吸收光谱分别红移了110nm和73nm,这说明主链型聚合物PBDT-DTPyT比侧链型PBDT-T-DTPyT和PBDTT-T-DTPyT具有着更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相互作用。尽管这三种聚合物的HOMO能级均低于-5.2eV,但是其PSCs的开路电压(Voc)却均低于0.62V,这大大低于理论开路电压,这是因为聚合物中的吡啶并噻二唑单元(作为路易斯碱)与空穴提取层中的聚苯乙烯磺酸盐(PSS,作为路易斯酸)的相互作用,导致光敏活性层和空穴提取层之间形成了非欧姆接触,故开路电压较低。因此基于PBDTT-T-DTPyT的反向PSC器件(未采用PEDOT:PSS作为空穴提取层)的开路电压Voc远远高于正向的PSC器件。相比于其它两种聚合物,聚合物PBDTT-T-DTPyT表现相对较好的光伏性能,在正向和反向PSC器件中的PCE分别为1.68%和2.08%。2、以BDTT作为推电子结构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PyT与BT拉电子结构单元的侧链型聚合物PBDTT-T-DTPyT和PBDTT-T-DTBT,以及PyT拉电子结构单元在主链的聚合物PBDTT-DTPyT。研究结果表明,侧链型聚合物PBDTT-T-DTPyT的吸收光谱要比PBDTT-T-DTBT的红移22nm,且前者的能隙更低,这是因为吡啶并噻二唑的极性和缺电子程度比苯并噻二唑的大,从而有利于增强聚合物的π-π堆积效应和分子内电荷转移,故基于PBDTT-T-DTPyT的PSC具有更高的Jsc和PCE。尽管主链型聚合物PBDTT-DTPyT的吸收光谱比侧链型聚合物PBDTT-T-DTPyT的要宽并且红移91nm,但其PSC的Jsc和PCE要比后者低很多,这是因为PBDTT-DTPyT的空穴迁移率比后者低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