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教师书面反馈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教师写作反馈的评语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在英语写作中三种类型的书面反馈即语言内容反馈、语言形式反馈和评价方式反馈对高中阶段学生情感因素及写作水平的影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以调查问卷和写作成绩两次测试为主要依据。实验参与者来自加格达奇市第一中学的老师和两个班共计119名学生。研究持续一个学期,收集数据经教育学统计SPSS11.0软件处理后分别运用描述性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用来回答每项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定性研究主要采用与学生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看法,用来补充定量研究的结果。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论、Feuerstein的中介作用理论、Krashen语言情感过滤理论、写作模式理论、教师反馈原理和情感相关理论等。本研究主要拟回答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喜欢哪种类型的书面反馈?第二,教师书面反馈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学生情感因素的变化与写作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优秀学生偏好写作内容反馈,中等学生、一般学生偏好如语法、词汇等语言具体形式反馈。总之,三类学生都喜欢肯定、积极、具体、鼓励性的书面反馈评语。(2)优秀学生大部分属于融合型动机,教师书面反馈对其影响不显著,中等学生、一般学生属于工具型动机,教师书面评语对其影响显著。三种学习焦虑状态在一学期内通过教师反馈实施后,其焦虑指数变化不显著,对中等学生、一般学生还有加强及提高的必要。优秀学生能力自我概念较强,教师的书面评价对其影响不显著,中等生、一般生其能力自我概念受教师评语反馈的影响较明显。(3)学生情感因素变化与写作成绩之间具有相关性。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论、Krashen语言情感过滤理论,Feuerstein的中介作用理论、写作模式理论、教师反馈理论及情感相关理论。第三章研究方案,写作成绩测试与教师书面反馈研究。第四章介绍写作成绩与学习动机、焦虑及自我概念是否相关。最后是结论,包括研究的成果、局限性及展望。
其他文献
采用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策略和最小一乘积法模糊推理控制规则,提出一种刀具系统在线平衡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响应快,超调小,鲁棒性强等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
大学崇尚学术,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提高学术品位,活跃学术气氛,是大学的内在价值和重要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OpenGL的三维图形ActiveX控件的开发方法和应用实例,开发出的三维图形控件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现代制造设备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可广泛地应用于3DCAD软件开发及产品远程发布等其他方面。
在环境建设方面,大同开发区奉行“服务是我们的天职”、“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氛围.公开高效的服务环境,公证稳定的法制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赢得
教学互动是把教学活动定位在师生之间不断进行着的一种生命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教学过程定位在教与学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优
针对CAPP中多工艺方案评价与选择问题,根据模糊一致关系与模糊一致矩阵原理,结合灰色系统的关联度理论,提出一种通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给出评判步骤,并用此方法对CAPP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