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露宿者的群体化过程——基于杭州某露宿点的田野调查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一年多的田野调研,本文对街头露宿者群体化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从原有社会关系脱离出来并适应街头生活;从互不认识的露宿者个体到基于地缘结成的露宿者小群体;以及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社会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对群体符号边界的巩固和再生产的过程。  本文认为,街头露宿者从主流社会脱离到步入街头的过程至少需要完成四个方面的适应:一是谋生手段的适应。第二是城市空间的适应。第三是社会关系的适应。第四是社会心理的适应。本文认为,情感和工具性需求都是群体化的动力、露宿空间则是联结的重要纽带、群体化的方式是自发而自然的。  本文对露宿者小群体的类型、结构、谋生、消费、群体内部分工、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和群体规范进行了阐释,并发现正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群体的符号边界得以巩固并再生产。同时,文章还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该过程中个体对所在群体产生认同的三个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进行了具体的刻画。  
其他文献
进城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一个反映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水平的重大问题,也是考察我们国家流动人口政策、就业政策和城市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立足于当
弃婴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研究试图证实以往文献中“弃婴里残疾弃婴占多数”的表述在新时期是否成立,并对残疾孩子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希望通过改善残疾儿童现状来减少弃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