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建立合适的保障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满足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了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事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为: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限、资金需求大、相关监管存在缺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城乡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差异等;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国家已经实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经验借鉴,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最后提出完善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对策,对策主要包括:需要加快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化建设、建立合理的低保资金分担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制度执行的管理与监督检查、适度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统筹。本文不仅提出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内部机制,还论述了该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与多个部门的工作配合,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促进作用,特别强调把我国正蓬勃发展的非营利性组织与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引入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力图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