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句子理解中,人们对句中结构相似成分的理解更加迅速。当受试阅读具有相同句法结构的两个短语或分句时,前一成分的理解加工会促进后一成分的理解加工,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平行效应(parallelism effect)(Frazier,1984)。根据前人的研究,平行效应存在于英语并列结构中,而并列结构也是汉语中常见的句法结构,其存在形式多样,如带有连词“和”或顿号标记的并列结构,以及无标记并列结构。对汉语句式加工的探索能促进人脑中句子结构加工的研究,然而,汉语并列结构不同句式中是否存在平行效应的研究甚少。本篇学位论文具体研究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汉语三种句子结构:“和”字并列结构,顿号标记并列结构以及无标记并列结构的阅读加工中是否都存在平行效应?2)“和”字并列结构,顿号标记并列结构以及无标记并列结构的阅读加工具有显著性差异吗?3)如果汉语的这三种句子结构的加工中存在平行效应,那么产生平行效应的机制是句法预测还是句法启动? 本实验召集了41个汉语为母语者进行测试,所有受试来自湖南大学的不同学院,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材料的设计是依据Patrick Sturt等(2010)的研究,实验方法是采用眼动技术,记录四个眼动指标数据,对总共110个实验句子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得出:1)带有连词“和”或顿号标记“、”的汉语并列结构加工过程中存在平行效应,无标记的并列结构的加工中平行效应的显著性不明显。2)带有连词“和”或顿号标记“、”并列结构以及无标记并列结构的阅读加工存在显著性差异。3)汉语中并列结构的平行效应是句法预测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是句法启动所导致的结果。关于平行效应产生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是句法预测(syntactic prediction),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句法启动(syntactic priming)。据前人对这两种机制的定义,句法预测对句式的要求较为严格,不仅需要有两个平行成分,还需要预测词(function word)的出现。而句法启动注重两个平行成分分别作为启动项(start)和目标项(target)。本实验的结果符合句法预测机制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