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血型改造的动物实验研究—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猕猴红细胞表面类人B血型抗原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定中国华南猕猴红细胞表面的类人ABO血型,确定α-半乳糖苷酶对猕猴类人B抗原的酶解条件及其对猕猴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了解α-半乳糖苷酶酶解后红细胞回输给受体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回输前后受体猕猴的血液、尿液的生化改变,评价α-半乳糖苷酶酶解B型猕猴红细胞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自然免疫源性疾病,它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农牧业生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在结构和遗传特征上都比较特殊,因而大多数细菌学研究方法不适于钩体研究。随着中国南方中心对赖型钩体56601的测序完成,为钩体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与钩体致病或毒力相关的因子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致使钩体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缓慢。因此,阐明钩端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对脂多糖(LPS)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两侧鼻孔滴入LPS 20μL(1μg.μL-1),隔天1次,×60 d
目的研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5-脂氧合酶(5-LO)的表达变化,探讨选择性5-LO抑制剂zileuton干预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将分别达到2640万和1700万,这些新增病例
研究背景和目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细胞组织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广泛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如抑制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刺激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