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的疾病与医药书写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前期《小说月报》(1910—1920年)刊载的小说文本(包括原创小说和翻译小说)中的疾病与医药书写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中西文化碰撞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探讨中西文化在本质上所呈现的差异性,分析疾病与医药书写背后所展现出的中西观念的变迁,进而剖析对待“西学”的“东渐”,中国传统社会的“接受”、“排斥”与“加工”,以期对中国近代性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述。第一章论述了中医观念下的疾病与医药书写。旧有社会陋俗,家庭问题,政局动荡以及官员腐败的社会环境使得疾病的产生指向了当时的“病态社会”。底层民众、女性、传统文人等的迷失、挣扎与觉醒也以疾病现实的形式得以展现。这其中亦潜藏着对于伦理道德的批判:“内”心存在“不正”之时,必然“外”化为疾病的形式,展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核。这种精神内核在传统医药的书写中有着更为详尽的体现,当然也展现出其因不足而成害的一面。第二章论述了西医观念下的疾病与医药书写。于疾病的书写中展现出西式的“物我”对立观念、传播着能够破斥“迷信”的“科学”观念,展现出与中国完全相反的一套思维模式,即以“外在”疾病衡量人性之“内在”状态,并且以更加独立的视角去关注人的精神疾病。与此同时,西方的医疗观念与制度,医护的分工,“侵入式”的治疗手段以及“非天然”的西式药物亦开始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但是也使得毫无科学基础的中国知识分子亦高估了西医的作用,对其产生了“误读”和“异化”。第三章则主要梳理了中西疾病与医药书写下的混合观念。对于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有自己的“加工”、“接受”“转化”甚至是“排斥”,当然还有延传至今的“中西结合”观念,都使得近代中西医药观念呈现出“混合”的特质。第四章以前三章为基础,对于由疾病与医药引发的中国近代性问题进行再思考。首先,疾病现实的书写直接指向了“有病态情况的社会”,即“病态社会”。面对此种“病态”,知识分子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来疗救中国的“病态”。其次,是对疾病现实观照下的“自由”(个人觉醒)问题的思考,疾病是““情”之“不自由”的外化,而对自由的追寻,中国注重“内”的提升,西方侧重“外”部制约。最后需要说明的则是,近代中西文化是双向的交流,最终呈现的状态则是“混合”,并且这种“混合”延绵至今。
其他文献
主要研究了一种非酸催化剂钛酸四乙酯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采用非酸催化剂钛酸四乙酯作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二戊酯、马来酸二己酯、马来酸二庚酯和马来酸二异辛酯,并确定出了
各国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纷纷采取行动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逐步演进出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其泛指两国之间为促进投资与保护投资所达成的协议,是国际
重点研究热气溶胶灭火材料在开关柜中的用量对灭火效率的影响规律。现有热气溶胶灭火材料分析中主要限于其材料性质的研究和一些特定场景下灭火性能的验证,热气溶胶在开光柜
企业的生产销售是企业的经营的核心问题,优秀的企业往往在生产管理上能够做到最优,从而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本文就是在不同供应链合同最优订货策略的前提下,研究企业生
通过分析阳极表面双电层的组成和结构,说明了硫酸浓度、电解液中的Al^3+及其他阳离子、槽液的温度、电流密度、阳离子杂质等因素如何影响氧化膜的形成及质量,并描述了OH^-的放电以及氧在
为解决苏里格气田气井产水量、产气量的准确在线计量问题,研制了TPH-03小液量气液两相混输计量仪。该计量仪采用分离法计量气量和液量,主要功能是实时在线测量天然气及液态流
军粮企业担负着部队及社会粮食供应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的供应产品已难以满足部队及社会需求的增长.为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及经营工作的顺利进
贺兰山变质岩是一套晚太古宙的孔兹岩系,与典型的太古代沉积岩相比,这套变质岩的SiO2、K2O、P2O5、Rb、Zr、Hf、Nb,尤其是K、Rb偏高;而MgO、FeO、Ni、Cr、Cu、Co、V、Sc、Na、Ti、Sr等偏低。在稀土元素方面,有ΣREE高,轻、重稀土分异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全面预算管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得到
磷是作物的重要养分,施用磷肥是为作物提供磷素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磷素易固定在土壤中,导致磷肥的利用率较低,而用于生产磷肥的磷矿大量消耗,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2010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