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重压迫到双重解放——从妇女主义解读《紫色》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沃克(1944—)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家,她从小经历痛苦和艰险,清楚地意识到黑人女性所处的困境。几个世纪以来她们一直遭受着白人种族主义和黑人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黑人女性的身份被边缘化,自由被剥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为了探讨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其悲惨命运的原因, 并寻求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沃克提出了“妇女主义”这一理论。 《紫色》(1982)是沃克迄今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荣获198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1984年美国国家文学奖,为沃克赢得了世界声誉。本文将以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小说《紫色》,探讨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的抗争与追求。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沃克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作《紫色》。沃克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一个贫穷的黑人农家, 严重的暴力以及贫困的家境对她以后的写作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紫色》描写了女主人公茜莉在其他黑人女性的帮助下从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的自我否定走向自我价值的回归。《紫色》获得了高度评价,但也有一些负面评论。 第二章主要分析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妇女主义不仅对同性恋关系有所描述而是更强调建立在妇女相互支持与关爱基础上的姐妹情谊。沃克创造妇女主义的目的是致力于全人类——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存与完整,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三章以文本《紫色》为依据,进一步解构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压迫——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 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饱受种族歧视带来的屈辱、人的尊严的丧失。在白人眼中,黑人女性是工具,是附属品。白人霸占黑人女性的家园,灌输白人至上的思想。这种现象不仅在美国存在,在非洲也存在。因此黑人女性种族歧视和压迫是个国际性问题。 父权制是男人在家庭中对女人和孩子实行统治的一种制度,是妇女受到性别奴役的主要根源。《紫色》反映了茜莉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历程,展现了自尊自强的女性意识,宣扬了平等独立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 第四章阐述了黑人女性对美丽的新世界的寻求。寻找黑人女性的文化传统是女权主义者用来抗击文化上的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的重要武器。故事中所谈到的百衲被和布鲁斯音乐不仅反映了黑人女性追寻自己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也体现了她们独特的创造性。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沃克通过《紫色》表述了妇女主义的深刻内涵,提供了理解在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新视角,同时为妇女解放以及全人类的生存与完整指出了方向。
其他文献
建立在探究基础上、以促进教育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却相对较新,主要出现于二十世纪80和90年代。与以往以教材改革为核心的“教什么”和以教学法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独树一帜的讽刺小说。文中的隐喻可谓比比皆是,句句精妙,发人深省。文中最著名也最为大众熟知的一句——“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
《黑暗之心》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盛开的花蕾,它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让无数读者及学者为之着迷。本论文主要研究它的病态叙事,正是这种病态造成了一种冲突和张力,推动故事
交流一直被认为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是所有联系的基础。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有必要对它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但因为交流的复杂性,至今对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
日语外来词数量众多,近来还有增加趋势,其对日语原有语言影响颇大。之前在有关“外来语的借用问题”研究中,少有涉及到语义变化。笔者认为大约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语义变化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是一项标准参照考试。它面向全国所有英语学习者,没有年龄、职业、学历等限制。由于该考试系统是一个包括了口语的交际测试,因而其效度很高,越来越受到欢
有着奇特人生经历的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位以海上生活为小说创作背景和题材的英国小说家。他认为小说如果要成功就必须打动人心。从这一点出发,康拉德在作品中运用
<正> 铁法矿务局亚佩克煤矿煤层气项目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调查和评估当前煤层气抽放和利用情况,对煤层气抽放计划、煤层气高效利用系统、煤层气回收与利用设施的基本设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