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氯胺酮成瘾者外周白(血球)细胞的端粒长度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从而在基因层面上探讨氯胺酮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可能中医内在机制。方法:对91例氯胺酮成瘾者和10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比分析,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应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提取中医病理因素。运用德国QIAGEN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来获取外周白(血球)细胞的DNA,使用目前已经得到验证并行之有效的QPCR基础技术来测量端粒长度。结果:1.健康组及氯胺酮组均为年龄在19-54.岁的汉族人,且两组年龄、性别分布无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和性别呈显著相关(P<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氯胺酮组的端粒长度比健康组的端粒长度短(P<0.05)。2.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氯胺酮组的端粒长度与吸毒年限无明显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氯胺酮组的端粒长度与吸毒频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氯胺酮组的端粒长度与醒后第一次吸毒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3.氯胺酮成瘾者的中医证素分布:以肝、肾、脾为氯胺酮成瘾者的主要病位因素;以气虚、阳虚为氯胺酮成瘾者的主要病性因素。4.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氯胺酮组热、气虚、阳虚、血虚等证素的端粒长度与健康组的端粒长度之间均具有明显差异,且端粒长度相比健康组的端粒长度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吸食氯胺酮会造成端粒受损,使端粒长度缩短。2.氯胺酮对机体的损伤是多脏腑功能失调共同所致,肝、肾、脾为氯胺酮成瘾者的主要病位因素,气虚和阳虚是氯胺酮成瘾者的主要病性因素。3.氯胺酮成瘾者端粒长度的缩短主要体现在中医热、气虚、阳虚、血虚证素的因素上,从而在基因的层面上提示了氯胺酮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可能产生的中医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