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回复请求权之研究——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承回复请求权为继承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我国《继承法》第八条如是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有关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权利主体、权利标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及消灭等,一概付诸阙如,非但不足以对继承回复纠纷提供解答,更由于其内容贫乏,几乎无法发挥其规范之效力。学者对于继承回复请求权,颇有不同意见,集合权说、形成权说、独立权说等各种学说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司法实践对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态度,始终犹疑不定,常常将其与遗产分割之诉相互混淆。上述混乱状况,对习法者及执法者而言,皆莫可究诘。  本文以我国台湾地区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为基础,分析不同学说之利弊,厘清法律关系与权利竞合之状态,探讨民法关于继承回复请求权之存在必要与否,并提供些许建议,以期《继承法》更臻完善。  本文除引言及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概述。该部分主要从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概念、历史沿革、规范意义及继承权被侵害之时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肇始于罗马法的继承回复之诉,其后为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立法所继受,逐渐发展成今日的继承回复请求权,其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规范意义上看,继承回复请求权具有保护真正继承人利益、节省诉讼资源等功能。惟采当然继承主义模式,继承权被侵害之时间点似难以界定,此亦为其与物上返还请求权竞合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为继承回复请求之性质。主要从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性质、构成要件及与物上返还请求权的竞合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自《大清民律草案》以降,继承回复请求权于台湾地区民法已百年有余,从“形成权说”、“集合权说”、“折衷说”到“诉权说”再到“独立权说”,关于其性质的争论从未停止,作者认为当采独立权说为宜。本文结合台湾地区学说及实务观点,总结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构成要件有五。而关于继承回复请求权与物上返还请求权的关系,理论上素有法条竞合说及请求权竞合说之争论,本文以为请求权自由竞合说更为合理。  第三部分为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时效消灭制度。该部分主要由期间的性质、期间届满后的效力及与时效取得制度的关系三方面构成。本文将重点论述其与时效取得制度的关系,概因为单纯的期间届满不能解决物权归属的问题,必须与时效取得制度相结合,方能构成完整的物权变动模式。  第四部分为我国继承权保护现状与立法选择。该部分从我国现有立法着手,讨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欧美法系的遗嘱继承制度与大陆法系的继承回复制度相比较,以讨论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我国继承权的保护。最后,在考察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对我国继承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设想,以期对未来民法典继承编的立法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这项研究通过分析坦桑尼亚和马拉维之间再次出现和持久存在马拉维湖边界争端,致力于研究为何非洲潜伏的领土争端再度出现。除了采取从历史和殖民边界的角度审视领土争端的传统
根据碑刻史料的记载,清代政府对于工商业的监管较为宽松,商人们积极地建立了许多会馆、公所这类行会组织并制定行会规约来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权益。清代律典中为数不多的几条律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尤其是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疆作为我国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要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实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李镇西老师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名家,更是一位真正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  他提出的“在教育坚持平等”,以我们平常人的思维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发展权,简而言之,就是一项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持续发展的权利。“二战”以后,建立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基础上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举步维艰,
纯粹经济损失历来是民法中一个同时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的问题,此问题在民法中会同时牵涉到合同法与侵权法的根基。故而学界对此争论颇多,并且多集中在它的损害赔偿范围上。
“《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武陵都市报社从2007年开展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到2013年已连续开展7届,共募集社会资金近600万元,资助1270余名
中国共产党历来有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优良传统。胡耀邦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加入革命队伍伊始,到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过程中,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