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陕北榆林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无公害、无污染、有机的绿色农产品。因此,红枣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与重视。作为陕北榆林红枣主产县的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同时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红枣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品质优良的红枣品种为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发展的优势,红枣市场的需求量大、政府政策的高度重视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红枣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当地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红枣系列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通过运用调查访谈、对比分析以及SOW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展开了研究与分析,认为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政府方面主要有财政投入不足、对龙头企业扶持不到位。农户方面主要有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投入较少。龙头企业方面主要有缺乏品牌意识、产业化发展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北红枣产业产业化的发展的策略与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方面应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完善政策体系。第二,农户方面应该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户文化素质、引进优良品种。第三,龙头企业方面应该整合红枣品牌、扩大红枣产业规模、提高生产技术、丰富营销手段。另外,完善红枣产业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业务也是不可缺少的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类总量美国产区的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及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均是重庆的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75%的云南样点与马拉维产区为一
在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从战略高度适时提出了要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向海洋谋发展已经切实上升到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层面。而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就要有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