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进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正是由于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作为主体的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和各自“自利”动机,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逆向选择”的基础条件,再加上失灵的公共池塘资源产权制度安排,无疑进一步促成“逆向选择效应”的发生。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这一极其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出发,对公共池塘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对“公地悲剧”现象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公共事物治理理论的发展创新。文章首先对有关“逆向选择”、公共池塘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说明,介绍了“逆向选择”的概念及其解决策略的理论、公共池塘资源概念及其治理理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第二章主要阐明了“逆向选择”的内涵,并对其在公共池塘资源开发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解析,随后简略概括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以经典的哈丁(Hardin,1968)的“向所有人开放的牧场”理论模型为原型进行一个简单的逻辑推演,我们会发现,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确实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第三章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出发,从我国公共池塘资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逆向选择的四个阶段,逆向选择条件预备的起步阶段、逆向选择初露端倪的初始阶段、逆向选择全面显现的变异阶段、逆向选择有所缓和的缓慢恢复阶段的表现出发,具体阐释了公共池塘资源开发过程逆向选择的表现及危害性,使我们对公共池塘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有了一个更加具体和直观的认识。第四章则从第三章的具体案例的现象出发,主要地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逆向选择产生的本质原因,主要有这么两大点,一是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公共池塘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失灵。第五章则基于上述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池塘资源开发中规避逆向选择的相关对策建议,首先是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其次是要创新产权制度安排,最后就是要变革治理模式,建议尝试采用参与式的多中心治理这样的治理方式来处理公共池塘资源的资源配置问题,以求达到资源配置在有限理性前提下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门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居住社区,已确诊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且是尿毒症期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日常生活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等健康相关性生活质量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21世纪理论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第二个是理科和文科互相渗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都是野狐谈禅,也可能是胡说八道,请大家“批判”。$$ 第一个问
报纸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主要为儿童,表现为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而大疱型水痘少见,病情重,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今年发现2例大疱型水痘,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10岁,因“发热、全身疱疹6天”,2011年7月22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有激素应用史。体格检查:T 37.8℃,P 96次/分,R 21次/分,神志清
年轻护士最初上班的1年期间,是工作态度、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形成阶段。因此,护士长在抓好护理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更须把握好时机做好对新上岗护士的培养工作,造就一支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开放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残余或复发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4例开放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残余或复发结石,先经尿道输尿管镜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