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区域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城市问题以及城市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鉴于城市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的“增长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一个经济区域内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效应问题,并以武汉市为案例展开实证分析。本文所研究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其实质就是在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中,研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是一个与区域空间经济的现实结构相联系的静态问题,也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化相关的动态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武汉城市圈为区域背景,运用CAD软件进行了地图的绘制,运用EXCEL软件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图形的绘制,并利用重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展开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章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作了一个细致的理论分析,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武汉市开埠至今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第四章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改革开放后武汉城市圈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整体态势以及武汉市经济地位的变化。利用重力模型,本章对当前武汉市以及武汉城市圈的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五章研究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内产业升级及空间分布问题。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首先分析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的结构演变和空间分布,其次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借助经济地理技术讨论了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空间分布以及武汉市制造业的升级和区域效应问题,最后转入对武汉市服务业的研究,分析了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的区域服务能力;第六章是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在完成上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分析之后,对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市区域服务功能的分析也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落脚点,本章全面剖析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将对相关问题作一个辨析和展望;最后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其他文献
加拉罕在20世纪20年代中苏建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先后代表苏俄政府发表三次对华宣言,为中苏两国打破外交坚冰,实现两国互相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苏俄副外交
针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监测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近20多年来我国
生物特征识别是通过个体特有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一门科学,签名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识别身份的生物特征。其中基于手写签名的身份鉴别在金融、法律、办公自动化、
荚蒾属(Viburnum)植物在园林中广泛用作观赏灌木,并且其具有优良园艺性状的杂交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4种荚蒾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二倍
<正>《湖南考古辑刊》第11集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336页,字数约55万字,文后附彩色图版24页。定价128元。《湖南考古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进一步升温,带动了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近年来施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竞争力跟不上,拖欠工程款,质量与风险管理的缺乏,国家宏观调控应对
民族冲突与民族恐怖袭击事件近年来在我国边疆地区频繁发生,民族融合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民族工作方式创新,民族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内容,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在人类文明中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发展,行政管理的价值导向由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转变的背景下,在新型的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基础上
面对激烈竞争的家电行业,康佳走出了一条核心业务的低成本扩张之路.该战略的成功实施使康佳的生产能力有了跨越式的上升,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高效的市场营销网络,同时也降低了
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势在必行。本论文从突发性水污染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