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高校校园马拉松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者(学校)和参与者(在校大学生)两方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高校校园马拉松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校园马拉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由高校校方主办,校内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办,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参与策划,赛时的组织机构由组委会、协调组、竞赛组、宣传组、安保组等构成,项目由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身跑等形式组成。2)从学校的角度上讲,校方开展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主要动力因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而制约校方开展校园马拉松的主要因素则是管理体制、学生安全、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3)从学生角度上讲,对意志的磨练、对身体的锻炼,增强对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参与马拉松的主要因素,而缺少兴趣、对体能要求较高等问题是制约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主要因素。4)马拉松运动入高校也需要依托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和社会的资助等方面的力量来完成。研究建议:1)校方应通过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创办校园马拉松社团等多种途径来向高校学生宣传和普及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加深高校学生对马拉松运动的认知程度。2)校方应健全校园马拉松运动的医疗保障机制。包括马拉松潜在运动风险的宣传、长跑运动知识培训、马拉松赛时医疗方案、马拉松赛时应急抢救方案和赛事医疗安全的总结工作五个方面;3)校方筹办校园马拉松运动时,应积极向社会各界引入赞助商和合作伙伴。校外的合作单位应主要给予校方技术与设备、资金与物品、人力、医疗等方面的支持与赞助。4)校方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马拉松运动,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比赛路线和参赛名额,同时倡导高校学生参与校园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与决策。5)提倡将马拉松运动引入体育课堂,淡化马拉松运动的竞技性,倡导科学的训练方法,由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示范、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