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律师制度作为舶来品,是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产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法律职业者身份自居,代人书写诉状、为他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被称为讼师。讼师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历经多个朝代于宋代繁荣发展,并于明清时期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顶峰。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手段对讼师给以严厉打压。虽然在民间社会中普通百姓有对讼师提供法律服务的需求,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讼师实际上处于“无权”地位。清朝末年,在外部刺激和内在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掀起了一股通过变法修律收回领事裁判权,以挽救清王朝统治的变法热潮。在变法修律的过程中律师制度进入了立法者的视野。从清末民初律师制度的引入,到北洋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的确立,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的发展定型,随着律师制度的不断发展,作为其制度下受益者的律师的执业权利保障制度最终得以形成。其中既有来自立法上的保障,比如1936年《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对律师执业权利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使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有法可依;也有来自律师公会的保障。作为律师在民间社会的代言人,当律师执业权利遭受侵害时,其不负使命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有来自律师自身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履行律师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律师也在不停地游走于庭前和幕后,为争取执业权利而战。正是在这种多方合力的作用下,民国时期律师的执业权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加之民国时期军阀专政、司法腐败,法内或法外都存在着对律师及律师公会的控制,实践中,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执业权利遭受侵犯的情况仍然时常发生。在民主和法治不断健全的当下,如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仍然是困扰我国律师业发展的难题。因此,民国时期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中对律师执业权利进行保障的一些做法,对当下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律师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存在形态——讼师为切入点,梳理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在律师制度引入、确立、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并从立法、行业组织以及律师自身三个方面介绍了民国时期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的利弊得失,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当下如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启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肌瘤残留、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47例)和腹腔镜组(58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联的人员共同组成的小团体,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
<正>2014年12月6-7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在杭州召开"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高级研讨班暨学会联系人工作会议",会议由浙江省地勘局、浙江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承办,来自学
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然而,把德意志特殊道路起源放在19世纪的说法遭到许多质疑。不少学者认
目的:观察针刺天柱穴配合推拿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推拿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
本文主要从农业、商业、矿业、建筑业、养蚕和剿丝业等几个方面分析阮氏政权时期华侨华人对越南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移民移居越南,是更大范围的传统农业文明内部的人口流动、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讨论由来已有,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其定义和内容、动机与效果、披露及监管等都有丰富的论著。为了鼓
<正> 自1978年11月至79年4月我们对本市一些工厂、学校及街道居民中14岁以上者进行普查。普查率为92.52%,其中男性为92.37%,女性为92.67%。方法:由受检单位派专人与参加的各单位
当前,世界经济体制变革,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希望赢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制度性话语权,形成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格局。西方发达国家
游戏是幼儿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之一,游戏的活动性、趣味性、操作性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建构的价值包括游戏支持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游戏促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