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民间医人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医疗社会史研究相继兴起于台湾和大陆,一向不受历史学界看重的医疗问题纷纷进入历史学者的研究视野,从而形成一股医疗社会史研究的热潮。进行社会史研究,笔者认为,其最有价值的取向之一便是将目光从国家、政治、大人物等转向那些卑微的、没有势力的小人物、小事件。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社会史,更是应该将注意力放到民间,关注民间医疗资源,关注普通医人。而本文就是选取汉唐时期这一时间段,来着重探讨此时期的民间医人的相关情况。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讨论汉唐时期主要医人类型,即官医、民间医人及慕道者。所谓官医,即指受政府直接管理的医人,主要负责宫廷及王公贵族的医疗。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官医的数量非常有限,而民间社会的患者群体又极其庞大,在官医无力承担的形势之下,民间医人(世俗医人和僧、道医人)便成了民间医疗市场的主要承载者。陈寅恪先生曾说:“自来宗教之传播,多假医药天算之学以为工具。”佛、道与医学的关系便足以证明陈先生所言,僧、道在传教的过程当中亦为人疗疾,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僧医或道医的医疗活动填补了世俗医人医疗活动的不足。民间医人有专科和全科之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除了官医和民间医人,慕道者也积极的参与到了医疗之中。第二章主要论述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培养。总的来说,医人的习医缘由主要有五个方面:兴趣使然、安老保己、行善、求财与求官。关于其习医途径,笔者在文中将其主要分为三大类:自学、师徒传授及官学,师徒传授又可分为家学、寺观教育及拜师学医。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医疗,分别从医人的分布特点:偏僻之地缺医人,而繁华之地多良医;医人的医疗对象:普通百姓与官僚贵族;以及医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手段展开写作。第四章则是全文的总结部分,总结了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作用,并且简要说明了其低下的社会地位。汉唐时期,虽然民间医人在医疗实践和医学技术的传承与传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身份依然十分卑微,社会地位依然较为低下。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不完善,提出了重视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质量的需求,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以红三叶草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磷源核糖核酸 (RNA)、卵磷脂 (L ecithin)、植酸钠 (Na- Phytate)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 (G.mosseae)对土壤有机磷
空中交通管制是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领空安全和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防止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持
研究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阐明其对环境光合特性的适应和生理响应,为丹参田间高产栽培技术、鼠尾草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运用挖掘法对黄土高原果园种植牧草根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冠花、鸡脚草、百脉根、白三叶、红三叶根系生物量和根长随深度均呈指数减少,0~20 cm土层为各牧草根系生物
狗牙根是一种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笔者对狗牙根抗盐性评价及抗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已经对狗牙根属内及与其他草种间进行了广泛的抗盐性评
本文首先对纳税意识、纳税人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确立纳税人意识旨在建立政府与纳税人的正常交易关系。其次,从纳税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三方面分析了纳税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幼儿园混龄班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即在连续性混龄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同龄、异龄交往的现实表现,核心是幼儿异龄交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本文在前人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人民的幸福开辟了通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幸福观。需要传统幸福观向现代幸福观的嬗变、更新和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
浅论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