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而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和良好的成果,中国金融体系的迅速成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在这一时期的金融支持作用对更好的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中国经济快速、平稳的过度和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必然包含着中国农村经济的成功转型,本文重点论述中国经济转型和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这对充分发挥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中国金融发展现状、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银行体系发展现状、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现状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整体状况和中国农村经济整体状况做了描述。然后运用VAR模型以及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别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中国金融发展、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分别与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做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金融发展因素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和短期波动的关系;第二,金融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加对中国经济转型起到了长期的促进作用,但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主要依附于间接融资体系的扩张,导致了金融结构不平衡和金融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致使金融效率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较低,金融结构不平衡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负面的影响作用;第三,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因素之间同样表现为长期稳定和短期波动的关系;第四,中国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有效防止农村储蓄资金外流,增加农村信贷融资,减少农村投融资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其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正向作用最大,而由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处于较低阶段,面临的外部竞争因素多、内部经营管控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效率水平较低,导致金融效率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很小,且长期中存在波动的状态,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单一,金融产品单一等因素造成的金融结构发展不平衡,加之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存在,导致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起到了负向的影响。最后,基于对现状和计量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有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