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东部红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红松天然林的各种常用结构指标的前提下,采用0-1整数规划理论,考虑多样性混交度、竞争指数和聚集指数等作为约束条件,从而构建了红松天然林择伐空间优化模型。研究结果为:(1)红松天然林的林木平均混交度均在0.5以上,最高的混交度接近1.0。红松天然林内树种零度混交和轻度混交的比例较小,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混交占有很大比例。(2)红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18.0%和82.0%,说明红松天然林种内竞争小,主要竞争来自种间。红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红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3)红松天然林内大树在lm-3m的距离尺度范围内呈均匀分布,在5m-7m和13m-17m距离尺度范围内,呈显著均匀分布;小树在0-3m的距离尺度范围内呈显著聚集分布,其它距离尺度均呈随机分布;林分主要呈现随机分布。(4)以标准地M10为应用实例构建红松天然林择伐空间优化模型,计算得出该林分经过择伐后,目标函数值有明显提高。树种多样性指数T增加1.19%,约束条件中的q值减小2.36%,林分混交度和聚集指数分别增加2.19%和36.08%,竞争指数减小50.43%,符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因此,为制定红松天然林的经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一种CAD辅助设计方法.采用美国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软件设计系统来仿真计算机组成实验,通过建立图形文件,编译、同步仿真模拟等步骤来观察实验结果,以达到教学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常年大风少雨,植被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且降雨多以暴雨形势出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上世纪八十年
漆树是漆树科(Anacarkiaceace)漆树属(Toxicodendron)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树种,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湖北、陕西等地,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漆树籽可以分为漆籽果皮和种子,二者均可以提取油脂,其中漆籽仁中提取的油脂常温下为液体,称为漆油。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在60%以上,亚油酸具有调整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
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又称榉树为榆科榉属植物。榉树即是高档家具的首选材料,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榉树还在净化空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起着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