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拟通过对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进行“早期自然流产女性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一对一问卷调查,将数据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初步明确早期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临床常见症状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辨病辨证论治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优化完善调查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2月前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的中医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揭示早期自然流产女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采用等级相关Spearman法分析肾虚证与年龄、流产次数的相关性以及早期自然流产次数与年龄、职业、人流次数、ABO血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年龄33.63±4.96岁,最大46岁,最小22岁。2.早期自然流产女性ABO血型统计发现,A型88例(占38.94%),0型62例(占27.43%),B型58例(占25.67%),AB型18例(占7.96%)。3.所调查的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中,175例稽留流产,占被调查人群的77.43%,51例难免流产,占被调查人群的22.57%。4.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中,复发性流产151例,占被调查人群66.81%,有1次自然流产史者75例,占33.19%。5.226例早期自然流产女性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血瘀证78例(占34.51%),脾肾两虚证43例(占19.03%),肾虚血瘀证24例(占10.62%)。226例患者中出现肾虚证的有196例(占86.73%)。6.早期自然流产女性最常见中医症状依次为易怒、脱发、畏寒肢冷、经血夹块、健忘、神疲乏力;较常见症状依次为:情志抑郁、经前乳胀、腰酸痛、口干少腹隐痛、经行腹痛、喜太息、、经血黯红、屡孕屡堕、五心烦热、食后腹胀、性欲减退。7.肾虚证与年龄、流产次数呈正向相关(P<0.05);早期自然流产次数与年齡呈正向相关(P<0.05),而职业、人流次数、AB0血型与自然流产次数分布无相关性(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以稽留流产为主,年龄以中年女性居多,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血瘀证,常见证型中出现肾虚证的频率最高,此结论与肾主生殖理论相符;肾虚证与年龄、流产次数呈正向相关,即随着年龄增长及流产次数的增多出现肾虚证的可能性越大;从虚实而论,以虚实夹杂证最多,提示早期自然流产以本虚标实居多;早期自然流产次数与年龄呈正向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流产发生率升高,而职业、人流次数、AB0血型与自然流产次数分布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