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输血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输血风险因素的分析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异体输血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目的:观察异体输血对成人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住院成人患者1283例,其中747例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性别不限,年龄18~72岁,按照围术期(术中和术后)是否输异体血分两组:未输血组(n=249)和输血组(n=498)。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患者基线资料匹配,208对患者匹配成功。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异体输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未输血组比较,输血组住院总时间(24±9 vs 27±9)(d)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7 vs 10±8)(h)均明显延长(P<0.05),术后再次气管插管(0.0%vs3.8%)和肺部感染(1.0%vs 5.3%)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术后院内死亡、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不良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安装起搏器、纵膈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再次手术和再次入ICU的发生率及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明显增加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再次气管插管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显著延长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第二部分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输血风险因素的分析目的:分析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筛选适用于临床术前评估患者输血的风险指标,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住院成人患者1283例,入组721例,性别不限,年龄18~72岁。以CPB结束时点为截点进行分组:CPB时输血(整个CPB过程中接受输血治疗)组和CPB后输血(指CPB结束至出院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组。组间单因素分析P<0.1的参数及临床上与输血相关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围术期接受输血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721例患者中,围术期480(66.57%)例接受输血治疗,CPB过程中185例(25.66%)接受输血治疗,CPB结束至出院时段422例(58.53%)接受输血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0.000,OR=5.199,95%CI(3.107~8.107))、老年(60~74岁)(P=0.003,OR=2.562,95%CI(1.386~4.735))、BMI(18.5~23Kg/m2)(P=0.000,OR=0.388,95%CI(0.209~0.547))、BMI(24~27 Kg/m2)(P=0.000,OR=0.319,95%CI(0.174~0.584))、BMI(>28 Kg/m2)(P=0.001,OR=0.023,95%CI(0.003~0.198))、术前房颤房扑(P=0.003,OR=0.541,95%CI(0.359~0.814))、双瓣(P=0.000,OR=2.295,95%CI(1.512~3.483))、三瓣(P=0.036,OR=7.702,95%CI(1.146~51.744))、NYHAⅣ级(P=0.004,OR=3.629,95%CI(1.521~8.658))、术前贫血(P=0.000,OR=14.858,95%CI(7.401~29.829))、术前合并糖尿病(P=0.029,OR=5.263,95%CI(1.184~23.397))是CPB时段输血的影响因素;年龄(岁)(P=0.002,OR=1.027,95%CI(1.010~1.043))、BMI(Kg/m2)(P=0.007,OR=0.938,95%CI(0.896~0.983))、术前贫血(P=0.006,OR=2.458,95%CI(1.302~4.643))、手术时间(min)(P=0.005,OR=1.005,95%CI(1.002~1.009))、术中失血量(m L)(P=0.000,OR=1.003,95%CI(1.002~1.004))是CPB结束至出院时段输血的影响因素。结论:1.女性、高龄、低BMI、术前未合并房颤房扑、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贫血、NYHAⅣ级、术前合并糖尿病是CPB过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的风险因素;2.高龄、低BMI、术前贫血、长时间手术、术中大量失血是CPB结束至出院时段患者接受输血治疗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互联网+BOPPPS教学新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实践表明,通过课堂延伸、网络资源
杨秀清(1949—),男,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第二届名中医。业医40载,学验俱丰,熟谙《内经》、《难经》、《伤寒经》,博通中西医学,擅长脑血
目的探究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中药足浴法辅助降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外感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
研究欧氏球面中具有平行平均曲率向量的紧致定向子流形,获得一个关于Ricci曲率满足处处大于或等于n-1+(n-1)H2+3(n-2)/(n(n-1))+(2)/(n)|H|Sn+1-nH2的条件下子流形的分类定理
现如今时代的发展进步,促使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入一个"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在这么一种大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或快或慢的转型。例如我国供热企业乃至整个工业行
为了探索南极真菌的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角色和筛选有特定酶活性的菌株,本研究对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阿德雷岛的6份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胞外酶活性测定。从6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68株真菌,其中大型海藻腐烂物样品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34.6%;对选取的15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真菌ITS1-5.8S-ITS2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4个纲,8个属,其中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