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氨基酸N端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的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判定NT-proBNP在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23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无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50%,无室壁运动异常,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医院门诊体检中心筛选的身体健康者31例,无心、脑、肾疾病。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第3天血浆NT-proBNP浓度的变化,同时地采用德国SIEMENS-512彩色超声心动仪,对所有入选对象行心脏彩超检查,常规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分析各组间NT-proBNP,检测其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结果:
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血浆NT-proBNP水平呈偏态分布,经对数(lg)转换后各组变量值呈正态分布,经检验后总体方差齐。UAP组患者血浆lgNT-proBNP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无差别。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相比分别为(2.38±0.15)vs(1.56±0.34)p=0.000(p<0.05)、(2.38±0.15)vs(1.53±0.33),p=0.000(p<0.05),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P与对照组比较(1.56±0.34)vs(1.53±0.33)p=0.59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AP组患者血浆NT-ProBNP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关性,相关系数r=0.641p<0.05。所有入选病例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50%,UAP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SAP组相比较(67.13±4.71)vs(66.14±4.61)p=0.30(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UAP患者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比较分别为(2.50±0.09)vs(2.24±0.13),p=0.00(p<0.05)和(2.50±0.09)vs(2.39±0.10),p=0.000(p<0.05);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比较(2.24±0.13)vs(2.39±0.10),p=0.005(p<0.05)。
5、UAP患者不同病变支数组术后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2.19±0.15)vs(2.24±0.13)P=0.025,P<0.05;双支病变组(2.32±0.11)vs(2.39±0.10)P=0.020,P<0.05;多支病变组(2.37±0.13)vs(2.50±0.10)P=0.000,P<0.05。
结论:
1、在排除了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lgNT-proBN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且增高的程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冠脉病变越重,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其原因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2、血浆NT-proBNP能反映UAP患者PCI的近期疗效,可作为评价PCI术改善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