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西部某煤矿主采煤层6#煤,该煤层的平均厚度为17m,埋深518m,煤层埋藏较深,顶板岩层强度低、成熟度低,加之顶板多为泥质、钙质胶结充填,受后期各种地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裂隙一孔隙双重介质,因此,导致顶板岩层结构的强度低、胶结程度差,岩石遇水后软化变形甚至崩解,顶板为弱黏结性顶板。本文在详细了解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PFC2D、FLAC3D数值模拟、相似模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弱黏结顶板巨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参数、上覆岩层移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采放比对散体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当割煤高度为5.0m即采放比为1:2.4是一个合理的采放比;在采放比为1:2.4的条件下对不同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对散体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放煤步距为1.6m即两刀一放,放煤方式为单轮间隔放煤是合理的。研究了弱黏结顶板巨厚煤层回采过程中后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垮落等运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一次采出煤层厚度的增大,顶板跨落后将难以充满采空区,结果是垮落继续向上发展,直至形成稳定结构。直接顶的垮落高度可达45m(相当于煤层采出厚度2.64倍),即在13.48m砂质泥岩的层位才能形成稳定结构。在PFC2D数值模拟出采放比的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建立了综放采场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对底板岩层垂直应力分布,上覆岩层水平应力分布、剪切应力分布、和岩层塑性区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煤层底板支承压力峰值大致在工作面前方15m,水平应力增高区基本上出现在工作面前方靠近煤层底板2m-8m的范围内,工作面前方受到剪切应力而发生剪切破坏的顶煤基本上在工作面煤壁前方70m,越靠近顶板的煤发生剪切破坏的范围越远。结合采煤工艺分析,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巨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综采高度5.0m,放煤高度12m、放煤步距为1.6m时大采高综放开采模型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了模拟,得出当工作面宽度为200m时,工作面液压支架最大工作阻力为13692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