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加氢法提高煤制乙二醇UV值的工艺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二醇(EG)属于一种特别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聚酯、合成纤维等。煤制乙二醇是一条具有较大潜力和较佳的生产技术路线,但在新工艺路线中受设备和原料等的影响,生产的乙二醇中引入了原石油路线所没有的杂质,这些杂质对下游产品的制备合成有很大的影响,体现产品的着色、强度和颜色等。本论文主要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还原煤基乙二醇中的不饱和杂质,并在加氢还原后采用改性活性炭液相吸附其中的微量杂质以提高乙二醇的紫外透过率(UV)达到国家标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采用不同的活性组分、不同的载体、运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不同的加氢催化剂,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并优化催化剂合成条件;(3)优化催化加氢反应条件,提高煤基乙二醇的UV值;(4)由于煤基乙二醇中有部分杂质并未被还原,因此采用物理方法即活性炭吸附,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优化吸附条件使煤基乙二醇达到国家要求。结果表明:(1)采用等体积多步浸渍法制备的NiO-γ-Al2O3,尿素调节pH值为7,Ni(NO3)2·6H2O和γ-Al2O3摩尔比为1: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6h时催化剂活性最好;(2)在催化加氢时,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h,氢气压力为0.3MPa,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的1%,经过减压蒸馏,乙二醇在220nm、275nm、350nm处的UV值分别能达到67.5%、90.7%、99.9%;(3)在催化加氢后,对采用硝酸氧化活性炭后再对其进行在氮气保护高温密闭改性后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在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70min,乙二醇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80:1的条件下煤制乙二醇的UV值在220nm、275nm、350nm处最终能达到78.2%、94.7%、99.9%,达到生产聚酯纤维的要求。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和腐植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放电电压、交联剂
一、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内涵及要求中共十八大报告及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政"是基于扩大经济发展的内需动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和加
数据显示,每年因各种安全事故死亡人员达10多万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全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把安全教育经一门独立的
江西省从4个城市抽取了8所1056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为样本,从中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了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Fenton法氧化降解闪烁液的的实验条件。以FeSO4浓度、H2O2浓度、pH、时间和温度为考虑因素,以闪烁废液样品的总体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响应,进行5因子中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自1966年建厂以来,为我国国防海军建设、航空航天、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民族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着“中国最大硬齿面齿轮传动装置研制基地”的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28例,浆液血性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7例。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
以硫化钠(Na2S)为主溶剂,尿素为变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稳定剂,在一定条件下对羊毛进行溶解。探讨了3种试剂的不同用量对羊毛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用量对羊毛的溶解影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1997、2001、2006和2010年这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