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出生与生长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个性显著,他们自信、善于表现自己,他们进取、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生理趋于成熟的同时心理却还处于不成熟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大学生出现了一些诸如不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自杀、道德下滑、法纪意识淡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能力不足等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现象。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象等。第一章探讨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从责任一词的起源和内涵入手,对责任意识和大学生自我责任、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内容,具体包括自爱、自尊、自律、自强。并阐述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与利己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通过调查问卷考察了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现状,认识和反思了高校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教育。通过深入地问卷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对自我责任各个方面的认识及其缺失的现象,并通过学生座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深入了解了我国高校目前在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教育的现状,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责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系统的自我责任意识教育的理论、教师责任教育意识淡薄。最后,分析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来探讨,外因包括同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的影响,内因从大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特点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来探讨。第三章以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现状及其高校教育状况为基础,探讨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高校教育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三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四是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育人功能;五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与国际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