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步态作为人体明显的个人特征,其识别技术具有远距离、无接触、唯一性好的优点,是最有潜力的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之一,在刑侦破案、监控安防、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但由于现有的步态识别方法受复杂背景、身体外部穿戴,以及行走角度变化的影响,与人脸、虹膜等应用相对成熟的生物特征技术相比,步态识别技术的性能还有差距,实现应用难度较大。步态能量图作为步态识别有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步态识别的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态作为人体明显的个人特征,其识别技术具有远距离、无接触、唯一性好的优点,是最有潜力的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之一,在刑侦破案、监控安防、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但由于现有的步态识别方法受复杂背景、身体外部穿戴,以及行走角度变化的影响,与人脸、虹膜等应用相对成熟的生物特征技术相比,步态识别技术的性能还有差距,实现应用难度较大。步态能量图作为步态识别有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步态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其计算简单、计算量小、计算效率高,至今被广泛应用在步态识别领域中。但步态能量图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如步态识别性能与步态周期检测直接相关,现有步态周期检测方法无法在所有视角下精确检测出步态周期,单一的步态能量图只关注步态的静态特征,缺少动态特征。针对这些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深度学习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基于步态能量图的步态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针对现有步态周期检测方法在跨视角情况下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分类和回归拟合的卷积神经网络步态周期检测方法,这2种方法不再直接利用条件受限制的步态几何特征信息,而是将步态的位置定义为类别值和正弦函数值,通过训练好的经典和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步态周期检测转换为分类问题或回归拟合问题,最终实现步态周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分类的步态周期检测方法还是基于回归拟合的步态周期检测方法,在跨视角情况下都取得了比现有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更好的识别结果。第二,由于实际场景中不同摄像机的帧率不一,捕获行人的步态时起点和终点位置的动态姿态不能够完全一致,无法精确获取步态周期。因此提出了一种无需步态周期检测预处理的非周期步态能量图构造方法,通过步态运动特性分析和与传统步态能量图的图像实验对比,研究分析了固定帧数或固定时长的选取,结果表明当固定帧数取值大于45时,非周期的步态能量图能够表征包含一个周期的步态特征信息,取得了与传统的步态能量图近似的识别效果,验证了非周期步态能量图的有效性。第三,针对现有的单种步态能量图方法大都只能表征步态的一种或两种特征对步态识别不利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模板彩色步态能量图构建框架和方法,将3种步态能量图GEI、AEI和GEnI进行融合形成多模板彩色步态能量图,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板彩色步态能量图具有更全面的步态特征表征能力。为解决穿衣、背包等行人局部特征变化导致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根据行人不同身体部位的不同步态特征特点,将多模板彩色步态能量图分成3个区域(头部、躯干和腿部区域),通过设计的三路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提取步态特征,最后将特征融合用于步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留步态整体轮廓信息的同时,增强了可区分性更强的步态局部特征,对携带包物、穿大衣等不利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第四,大多数步态识别方法是提取单张步态图像的空间特征为主,容易忽略步态序列本身的时间运动信息,另外传统的步态能量图和非周期的步态能量图都需要足够帧数的步态序列,没有考虑真实场景帧数不够,以及行走过程角度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序列步态能量图方法,固定间隔步长和步态帧数,通过多模板彩色步态能量图框架得到序列步态能量图,设计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出序列步态能量图的高维空间特征,将步态高维空间特征输入通道和空间混合注意力机制模型中,增强局部和通道的步态高维空间特征,再通过LSTM方法提取序列步态能量图的时间运动特征,利用时间注意力机制模块强化有用的时间特征,最后用于步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步态时空特征表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步态识别的性能。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轮轨动态作用力,某型高速列车将电机悬挂于车体下方,因此电机与齿轮箱之间的纵向距离较大,传动系统中使用长约1.8米的万向轴进行扭矩传递。由于该型高速列车主要服役于我国东北部和西北部等高寒地区,气候环境较恶劣,因此万向轴在使用过程中面临一定挑战。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因万向轴动不平衡导致的齿轮箱、电机损坏等问题,因此,中国中车公司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了关于高速列车万向轴状态监控的研究工作。本
本文主要围绕城市数据所呈现的多源异构特性,探讨了计算智能方法(包括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在跨域数据融合中关键问题的研究及应用。具体而言,针对城市数据融合问题,本文将融合场景分为四类即并列型、交互型、因果型和动态型。其中并列型关系表示要融合属于同一目标的几种不同源的数据集,且这几个数据集之间没有关联或者关联性较弱的场景;交互型关系表示多源数据集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场景;因果型关系表示数据集之间存在由一个或
野菊花为我国沿用历史悠久的大宗药材,现为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如三九感冒灵、野菊花颗粒、野菊花栓及野菊花注射液等。野菊花为广布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随着中药材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医药市场对野菊花的优质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扩大野菊药用部位,提高其药用价值,本论文对野菊中最主要活性成分萜类化合物(以挥发性萜类为主)和黄酮类化合物在植株不同组织的
社区是党在城市执政的基础单元,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在社区治理方面既遵循了治理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在做好群众工作,走好群众路线基础上构建了党群互动“同心圆”。党群互动“同心圆”是群众路线的发展与升华,它以党的领导为圆心,以各族群众的现实利益与价值观为半径,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新疆各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为实现这一目标,乌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其风险承担水平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紧密相关。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结构均衡的金融环境作为内在支撑。近年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稳金融”成为我国当前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关键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实施管理和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下简称“城轨车辆”)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骨干,是集机械、电子、控制、通信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复杂产品系统,具有节能、运量大、污染小、安全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向拉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设备制造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目前城轨车辆的零部件重用率低,产品存在很多无价值的差异性,从而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
随着高速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新的技术挑战。动车组运行中不可避免经历很多电磁暂态过程,如升降弓、过电分相、弓网振动离线燃弧。这些暂态过程会引起车体浪涌过电压,影响接地安全。考虑车体过电压可能造成车载设备损伤、控制系统逻辑紊乱和电子元器件烧毁等问题且良好的接地布局和接地方式是限制车体过电压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在建立精确的车-网电气模型的基础上,
水下目标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声纳接收的舰船辐射噪声以判断目标性质。传统实现目标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是使用基于手工特征来进行的。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的水下目标识别和行为分析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特征选择过程造成的信息损失。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深度学习也开始向这个领域研究和展开应用。但是目前深度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度学习应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