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销、反倾销一直是国际经济政治中的敏感话题,同样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出口产品的一个重要问题。从1979年起,我国出口产品就不断地遭受国外反倾销指控。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出口产品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情势也越发危急,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使得我国部分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应产业效益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对华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迫切任务。 撇开对国际贸易中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本文以出口产品的价格为切入点,从行业协会组织管理入手,结合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改变现有的定价策略并从根本上避免国外的反倾销指控,保护我国出口工业经济免遭国外竞争对手的肆意伤害。 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成因,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涉案企业参与应诉的若干经验和教训。接着对我国出口产品现行的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由于该定价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普遍呈现出低价特征,同时,同行业间的低价竞销也时有发生,而行业性的低价竞销正是引发相当一部分的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的根本原因。随后文章又结合实例分析指出,由于国外对华反倾销中替代国政策的普遍实施,使得我国一些实质上仍然合理的,并非倾销的低价出口商品也被进口国政府判定为倾销。为此,文章呼吁出口产品生产厂商摒弃各自为战的低价竞销策略,采取更加有效的定价模式。紧接着,文章分析出行业性竞销得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行业内的有效供给不足,因此,解决低价竞销的根本途径在于疏导无效供给过大的同时提高有效供给。 文章的第四章提出了同行厂商之间的联合定价方法,以期作为过渡性策略用于指导出口产品定价,缓解恶性价格竞争以及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压力;随后的第五章讨论了联合定价策略的实现问题,提出要从完善行业协会组织的角度出发,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价格协调管理方面的作用,确保联合定价策略得以实施。同时,文章还强调要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平衡供给与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低价竞销问题,也即从根本上预防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