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形象是河南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河南在造塑造自身形象上颇为重视。河南形象宣传片是展现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因其融合了多种视听方式而在塑造河南形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思维习惯、意义接受、行为系统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在跨文化语境里如何将河南形象以更易于理解和传播的方式体现在河南形象宣传片中成为了众多学者、专家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形象宣传片不断问世,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地讨论。面对实践的迅速发展,用理论来指导河南形象宣传片的创作显得尤为必要。而叙事学作为研究叙述性文本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中,其理论研究的视阈从以文字为媒介的叙事文学作品拓展到以多种信息方式为主体的视听叙事作品,如电影、戏剧、电视剧、广告等等。除此之外,叙事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从经典叙事学时期主要关心的作品内部建构规律、形式技巧的模式和方法,转移到后经典叙事学时期对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关联,这与河南形象宣传片所在的传播环境关系密切。显而易见,叙事学理论对研究河南形象宣传片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六部具有代表性的河南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河南一分钟》、《记忆中原,老家河南》、《豫见中国,老家河南》、《世界·由此东望》、《Amazing Henan,Where China Begin》以及“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宣传片。第一章阐述了河南形象宣传片产生的背景、概况和传播价值,第二章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对这六部河南形象宣传片进行叙事话语分析,即对河南形象宣传片中的叙事时间与速度、叙事方式与结构、叙事聚焦与内容进行个案分析。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塑造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河南形象,除了从叙述者的角度进行话语“编码”,读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如何对叙事作品中的河南形象进行“解码”,深刻地影响文本的传播效果。因此,本文第三章运用后经典叙事学中注重的读者与文本互动观点,分析这六部河南形象宣传片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的接受,阐述在不同的语境中河南形象宣传片所呈现出河南形象的不同侧面,以及其是如何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的。通过以上对河南形象宣传片内部和外部的叙事研究,本文第四章开始分析河南形象宣传片在叙事层面上的局限性,并结合当下网络传播特点,从叙事思维、叙事策略、叙事聚焦和叙事境界四个方面对河南形象宣传片的叙事提出针对性建议:讲述“河南故事”,在情景交融中提升叙事感染力;突出“河南人物”,使叙事表达更加灵动饱满;塑造“立体河南”,用多重视角透视不同侧面;营造“象外之象”,用艺术留白提升叙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