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圆钢管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工作一直处于落后位置。半刚性连接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以较高的强度、优越的抗震性能及较短的施工周期和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由于结构连接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不同连接类型受力的复杂性,目前对这种结构的研究成果还大都集中在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上,而对该种连接的框架整体性能研究工作尚待完善。   为考察半刚性连接框架在周期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恢复能力、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及破坏形态等特性,本文在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性能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单层单榀单跨的典型半刚性连接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式模型进行有限元实体建模分析,ANSYS分析结果与同尺度双层两榀单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合模拟结果,对框架整体受载时节点关键点的应力和应变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框架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了角钢厚度及梁高对框架性能的影响曲线,提出了一些设计参考建议。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进行了总结,为半刚性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试验基础,并提出方钢管混凝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原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原油产量及存量都不能满足国民需求。原油储罐,作为储存原油战略物资的设备,发展飞速。储罐具有储量大.自动化程度
将小波函数作为插值函数或弹性力学中的试函数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是一种结构分析的新方法。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边界条件的处理、相邻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自适应小波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崩塌,其中位于青川县大院回族乡麻柳沟的岩质边坡的崩塌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崩塌落石的块体大都在5m3,其中有3块巨型块石其体积分别为1234.2m3、229.32m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多,各种地下厂房、引水隧洞、交通隧道和城市地铁相继兴建。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使得地下洞室结
长期以来,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时,难点之一在于寻找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即最危险滑面)。由于安全系数目标函数一般具有多
好氧颗粒污泥成为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在SBR和连续流两套系统,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特性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探索不同接种污泥对于
钢框架是钢结构中的一种基本体系。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假想荷载法对钢框架进行稳定设计。本文研究了这两种稳定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对它们进行了讨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时填方路堤震陷下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路堤震陷
目前,组合结构一般是指由钢材(包括轧制或者焊接成型型钢、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统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组合结构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发展而来,因此组合结构具有钢结构
黄河三角洲是年轻陆地,广泛分布着以低液限粉土、含砂的亚粘土、粉砂土为主的沉积土,工程性质差,有些地区甚至是欠固结土,为减小高填方路基等上部建筑物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