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良好的大趋势下,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微信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不断解构以报纸和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格局。在这种形势之下,微信成了各类突发事件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在微信中掀起传播的热潮,并逐渐取代传统媒体信息首发的地位。微信在近几年迅速崛起,不仅源于它便捷的沟通方式,更取决于它丰富而强大的功能,这其中尤以使用率最高的公众号和朋友圈更为突出。前者传达信息,后者表达情感,如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他们相得益彰却又各有不同。鉴于此,文章对突发性事件中的微信公众号与微信朋友圈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出两者在传播中的异同,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微信这两大功能的发展。文章以“8·12天津港大爆炸事件”为例,利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突发事件中微信公众号与微信朋友圈的传播进行研究。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其传播者的身份都是相对稳定的,并且都可以使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段进行传播活动。两者的差异则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公众号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媒体,其内容以正面报道为主,传播方式也更倾向于传统的单向传播;而以个人发布行为为主的朋友圈,它的传播内容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情感倾向,朋友圈中的传播方式以双向互动交流为主。根据突发事件中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传播的比较分析,两者在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公众号中传播的信息有时会偏离中心,从而更容易引发群体极化现象;高度私密的朋友圈使得谣言本身难以自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归纳出四点相应的解决策略:完善微信法制建设;开发融合式互动新平台;建立“圈子式”空间防御系统;提高用户媒介素养。以此期望用户更加清楚地了解微信平台这两大功能的差异,并为两者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