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虽然对特殊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研究,但直接针对工读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干预研究几乎没有。工读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情绪障碍或者行为障碍,其亲社会行为相对缺失,对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感到十分困难,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适应不良甚至是反社会行为。培育和发展工读学生亲社会行为习惯和亲社会人格品质,改善他们的社会化水平,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研究在充分把握工读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现状和团体心理辅导在培育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相关领域应用状况的基础上,立足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交性,采用团体干预方法-团体心理辅导对工读学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这一方法和技术对于培育工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性与优势。被试选取武汉市某工读学校初二学生,结合面谈和心理问卷测量,筛选工读学生20名,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0人,对照组10人。实验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在团体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问卷的测量,对比两组学生的测量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问卷的前、后测比较中,总体得分呈现出显著差异,实验组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实验组工读学生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问卷四维度的前、后测比较中,在利他性维度上的得分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在特质性维度和关系性维度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差异,即三个维度上都有了显著变化甚至是极其显著的变化,在遵规与公益性维度也有所改善。说明本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实验组工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通过研究,探寻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在培育工读学生亲社会行为中的有效性与优势。研究结果表也说明,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对于亲社会行为相对缺失的工读学生很有必要,它可以有效改善工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作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培育的重要方法加以推广。同时,本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