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所报导的新型配合物不仅具有迷人的网络拓扑结构,而且由于配体和金属的互相影响,配合物还具有独特的性质、多样的结构和种类等特点,还具有光、电、磁、催化、手性拆分等功能,在非线性光学、光致发光、分子磁性、气体吸附、分子识别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所以,合理运用配位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可以实现功能上的分子裁剪和组装,使其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和优良性能,是现代配位化学功能性材料发展的趋势之一,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中我们使用柔性配体4,4’-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联苯4,4’-bis(1,2,4-triaZol-1-ylmethyl)biphenyl(btmb),在水热和常温溶剂挥发的条件下与过渡金属离子Zn(Ⅱ)、Co(Ⅱ)、Cu(Ⅱ)及辅助配体苯甲酸(Hba)、间苯二甲酸(1,3-H2bdc)、对苯二甲酸(1.4-H2bdc)、均苯三酸(H3btc)、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5-H2blta)和KSCN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它们分别是[Zn(btmb)(SCN)2]n (1),[Zn(btmb)(bdc)]n (2),[Zn(btmb)(Hbta)]n (3),{[Zn(btmb)(Hbtc)]·2H20}n (4),[Co0.5(btmb)o.5(ba)(H20)]n (5),{[Co(btmb)(1:3-bdc)]·H20}n (6),[Co(btmb)(1,4-bdc)(H20)2]n (7),{[C.2(btmb)1.5(Hblta)(blta)(H20)]·H20}n (8),[Cu0.5(btmb)(N03)].(9)和{[Cu(btmb)0.5(2,6-pdc)(H20)].2H20}n(10)。以上所有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都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在这10个配合物中,配合物1、5和9为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3、7是具有(44·62)拓扑的二维网格状结构。配合物4是二维穿插捶结构,配合物6是具有双核单元的三维网状结构,其拓扑符号为(44·54·66·7)。配合物8是具有四核单元的三维网状结构,我们对其进行了拓扑分析,拓扑符号为(3·49·53·62)。配合物10为双核结构,其双核结构在氢键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了一维结构。此外我们还对这10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粉末衍射PXRD的表征,并对部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等性质进行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