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功能性便秘,目前中医学者对其研究日益深入,但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候研究上报道资料相对较少,本课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做一些积极的探索。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中医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认识、病因病机和出口梗阻型便秘证候分布规律。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包括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及功能性便秘证候学研究现状三部分。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设计临床调查问卷表,对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的10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调查,获取患者的四诊信息,将采集得到临床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然后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聚类后对各证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候分布情况及特点。结果:1、一般资料情况:本研究共有107例病例入选,其中男性患者28人,占26.2%;女性患者79人,占73.8%。男女比例为1:2.82。患者年龄分布上以中老年居多,40岁以上患者占86.9%。在职业分布方面,退休人员42例,占39.3%,所占比例较高;退休职员占比亦较多,占29.0%,考虑与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活动量少有关。而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者占90.7%。2、病史资料情况:在疾病诱因方面,依次为劳累占29.0%、情绪波动占26.2%、饮食不节15.9%、其它因素15.0%、无明显诱因发病者占14.0%;病程方面,平均病程持续时间为(7.187±4.182)年;家族中父母在之前患有便秘的占44.9%,提示该病的发病或与遗传有关。3、经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医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后将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将证型分为4型。其中气下陷型39人,占比36.4%;肝郁气滞型20人,占比18.7%;气阴两虚型19人,占比17.8%;血虚津亏型29人,占比27.1%。4、证候与相关因素关系:本病各中医证型分布仅与直肠前突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诱因、家族便秘史、病程、排便障碍程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或(内套叠)、会阴下降、乙状结肠疝、小肠疝、骶直分离等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出口梗阻型便秘可初步分为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血虚津亏4型,其中中气下陷证为最常见证型。2、直肠前突与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其患者以虚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