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基因定位本文以一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所产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进行了研究。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对头孢菌素类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环丙沙星、酶抑制剂和庆大霉素均呈高度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敏感。这株细菌包括大、中、小3个不同的质粒,共编码了3种pI值分别为5.4、7.8和9.0的β-内酰胺酶。用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blaTEM、blaSHV和blaAmpC共4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分别得到480、748、867和395bp的阳性片段。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表明,3种编码基因分别属于TEM、SHV和AmpC型β-内酰胺酶,其中TEM和SHV型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TEM-1和SHV-28完全相同,AmpC型与国外报道的一株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MIR-1 AmpC酶具有90%的同源性。为了获得每一个质粒并对其编码基因进行初步定位,我们做了转化、接合和PCR研究。通过转化,使大、小质粒从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转移到了大肠埃希菌DH5α中,这2个质粒上均存在TEM-1的编码基因,且大质粒上还存在SHV-28的编码基因;通过接合,使大、中质粒从肺炎克雷伯菌99-799 株转移到了大肠埃希菌DH5α中,中质粒上存在AmpC的编码基因。此外,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的染色体上也存在AmpC的编码基因。综上所述,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产3种β-内酰胺酶,分别是TEM-1、SHV-28和AmpC型β-内酰胺酶